“三十萬!”
海良淡淡地說出這個數字,會場中的氣氛一陣停滯。
林寒大為詫異地看著他:“你是替人來買酒的?”
海良笑了笑,沒說話,而此時另有人競價道:“三十二萬!”
他毫不猶豫地跟著舉牌:“三十五萬!”
如此迅猛的提價,讓所有參加拍賣的人都有些反應不過來,一時間也無人再參與競價。
拍賣師連忙說道:“三十五萬,一次。”
“三十五萬,兩次。”
“三十五萬......成交!”
一錘定音:“恭喜這位先生,獲得了編號為一五九的三瓶金樽精釀!”
才有些反應過來的眾人,不禁感嘆紛紛。
“永珍果然出手不凡,一瓶酒能賣出十多萬,嘖嘖嘖。”
“這價格,創李氏拍賣行的酒類記錄了吧!”
“我剛才是不是應該也競個價?感覺這酒還能升值不少啊。”
關於金樽精釀的十萬天價,會場中的熱議持續了好一會才逐漸平息,竟是直接導致接下來的兩樣拍賣品價格縮水不少。
面對這種情況,拍賣行連忙推出了一副頗負盛名的古代字畫,才讓人們的注意力從金樽精釀上面轉移過去。
林寒忍不住問道:“海經理,你這是替誰買的酒?出手這麼闊綽。”
海良沉默了一下:“前兩天,沆州阿裡的一位朋友,託我給他們的馬總,買幾瓶金樽精釀過去......”
“馬伝!”林寒瞪大了眼睛。
華夏企業家裡面,最富盛名的一位,當屬這位馬伝無疑。
作為全國最富有的人之一,馬伝的三次高考、艱苦創業等經歷,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
其異乎常人的相貌,更是被人們調侃為“天生勵志”的典範,被無數人引為逆襲的榜樣。
“沒想到吧,你們永珍生産的金樽,連這位馬首富都頗為喜歡。”海良笑著說道。
“對了,我聽我那位朋友說。阿裡那邊已經開始關注永珍,有可能會向你們投資,你想不想爭取一下?”
林寒想了下,搖了搖頭:“永珍不需要別人的投資。”
海良聞言一愣:“不需要?”
“你沒開玩笑吧,那可是阿裡集團,世界級企業。”
林寒沒有意動:“不是開玩笑,永珍確實不需要別人投資。”
如果是別的公司,面對阿裡給出的投資,自然是求之不得。
畢竟作為華夏國內為數不多的世界級企業,阿裡能提供的資金,絕對是海量的,除了資金之外,一些其它方面的幫助,同樣不可忽視。
但是,對永珍或者林寒來說,資金的積累,不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且這個時間也並不是十分的漫長。
為了節省一點時間,就把永珍的股份拱手相讓一部分,這是林寒不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