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精確,詳細的計劃是成功的第一步,那一步步的展開則是通往成功的必要。
葉哲做完了這些準備之後,就開始物色去日本的人選了。他也想自己去日本看看,看看古代的日本和千年之後的日本有什麼不同。
但是他作為一國之尊貴的親王,海上風高浪急的,不說儒家支援的‘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古訓,就說現在大周的局勢,也不允許他到處亂跑。再說了,他既然已經就藩了,在沒有聖旨的允許下到處跑,也會讓人詬病。身處高位,讓他不得不小心謹慎,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他還是懂得。
他只能居於蘇州,居中調節各個方向,把握大局。
“司馬長史,此去倭國,不知道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呢?”葉哲也苦於自己的人才不夠。只得問自己的長史司馬景。
司馬景在成為他的長史之前,可是國子監的優等生,而且還是外交方向的,那他想來認識一些合適的人了。
“回殿下的話,臣當年在國子監的時候,確實有些同窗,其中不乏有願意效仿前漢博望侯故智之人。”司馬景果然有合適的人選。
“哦?還有此等心高氣傲之人?”葉哲也很好奇。
要知道,說博望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說他的名字,那在中國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那就是西漢武帝時期開拓了西域絲綢之路的傑出外交家—張騫!
此公自小就有開拓和冒險精神,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奉西漢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以西漢強大的國力為後盾,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後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
史學家司馬遷更是稱贊張騫出使西域為“鑿空”,意思是“開通大道”。
“是的,臣當年有一同學名王玄策,此人素來有大志向,常言願為大周肅清邊疆,河清海晏。好叫那萬國來朝以揚我大周國威。為此更是頭懸梁,錐刺股的寒窗苦讀。以當年國子監外事科第一的成績卒業!現就職於鴻臚寺。想來如果殿下以此相召,子文王玄策的字)必然會欣然接受的。”司馬景道。
但長史大人絕對不知道來自後世的葉哲聽到王玄策的名字後有多震驚!
他以為自己來到了這個陌生的時空之後,原來那些有名的人都會消失的。但沒想到的是,居然還有出現的,而且是即使和唐代那位猛人的生卒年月對不上號,依舊出現了的同名同姓的王玄策!
要知道,這可是當年一人滅一國的猛人啊!
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唐朝派遣以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的一行30人出使天竺今印度),天竺國王多派使者帶著財物來,準備與王玄策一起到唐朝朝貢。恰逢中天竺王屍羅逸多死,國中大亂,其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位,於是發動所有軍隊以拒王玄策。跟隨王玄策的30騎兵與敵人交戰,失敗被擒獲,敵人趁機劫掠諸國貢獻的財物。
王玄策逃離,到達吐蕃。王玄策發檄文徵召軍隊,得到1200吐蕃兵、7000泥婆羅今尼泊爾)騎兵。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率吐蕃、泥婆羅的軍隊進攻到中天竺的茶鎛和羅城,作戰三天,攻破茶鎛和羅城,斬首三千餘級,敵人被溺死的約1萬人。阿羅那順逃走,收攏散兵再次交戰,蔣師仁擒獲阿羅那順,俘斬敵人數以千計。餘眾跟隨國王的妻子在乾陀衛江抵抗,蔣師仁擊敗他們,俘獲其妃、王子,又俘虜男女一萬兩千人,各種牲畜三萬,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東天竺王屍鳩摩送牛馬三萬饋軍,還送來了弓、刀、寶纓絡。迦沒路國獻異物,並送上地圖,請求得到老子像。天竺震驚、害怕。
貞觀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獲的阿羅那順及王妃、子等,俘虜的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二萬餘送到長安獻俘。唐太宗封王玄策為朝散大夫。
這就是這位猛人的生平事跡,這也是一人滅一國的由來!當年葉哲聽到這個歷史事件的時候簡直熱血沸騰了。
外交官理應如此啊!
所以啊,當司馬景提到這個同名同姓,還連字都一樣的這個王玄策之後,兩眼放光啊!況且,經歷過國子監高階教育之後的王玄策更是此中精英!
這可是真正的人才啊,如果有他出使倭國的話,那他的計劃成功率必然提升一到兩成!這可是整體計劃的提升!
這意味著整個殖民日本的計劃將會更加保險!也意味著之後的殖民計劃將有前例可以借鑒!
“那本王即刻修書給父皇,讓他放人!”葉哲好似一刻都等不及的樣子道。
而司馬景當然沒有意見,他當年也邀請過這位同窗一起來吳王府就職,但由於某些原因,王玄策婉拒了這個提議。當時司馬景還為此感到惋惜,跟著這樣一位賢明的王爺難道不是好過在鴻臚寺熬資歷千萬倍嗎?
但他沒想到,這才短短一年不到的樣子,兩位昔日的好友兼暗自較勁的對手就又要在離長安國子監千裡之外的蘇州見面了。
以當今聖上對吳王殿下的寵愛,即使單單只是讓王玄策來王府任職都會同意,畢竟當年可是允了這位王爺自己挑選王府屬官的。
更別說是讓王玄策換一種方式位大周效力了!況且這還是比讓一位人才更好的發揮自己才華的方式!
想到這裡,司馬景還真的是越來越期待與這位同窗的會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