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葉睿就上書言明自己作為現在的大哥,因為談戀京城的繁華而沒有做出表率,反而讓弟弟遠走就藩,這已經是很不對的了。思前想後之下覺得有愧於做大哥的,因此希望就藩晉陽。
永熹帝對此不置可否,只是留中不問。但也下旨褒獎了葉睿頗有長兄風範。
一切都還是和原來一樣,誰也不知道他人在想什麼,朝廷在年後正式開始上朝理政了。永熹十七年似乎變化不大。
而最開心的要屬葉哲了。
他過完年之後就可以準備就藩了!
想想到了蘇州之後,有那麼多的美食美景美女!京城內王爺多如狗,公侯滿地走,他雖然是親王,但那京城的王爺不比渭河裡的王八少啊。
可是到了蘇州就不一樣了,葉哲看遍周圍八百裡,最大的也就是他了,還有一個過氣的越王龜縮在金陵,一個有過奪嫡的王爺不足為據。這樣一來,他在蘇州就可以躺著走了。是真正的可以享受生活的地方啊,以前每次在某點看到小說裡面那些惡霸溜著狗,帶著打手出門自帶淨街效果,葉哲都……很羨慕,這下自己也可以這樣了。看到合適的江南小家碧玉,伸出手一勾“妞,給爺笑一個。”這畫面美滴很啊。
那些惡少憑啥什麼那麼囂張,不就是有個好爹嘛?這個簡單,拼爹,誰比得過他?
當然,這些也都是葉哲的幻想罷了,他要是真的敢這麼幹的話,他爹估計會殺到江南來把他給綁回去,然後終身關在長安城不許出一步。
要知道,大周對於百姓可是很看重的,如果貴族無故欺淩百姓至死者,事發之後最嚴重的處罰是降爵位一級,注意這裡是一級,不是一等!也就是說你可能會從國公被降到國侯!
這在封建社會對於百姓來說已經是很仁慈的國策了。所以葉哲也只能意淫一下,真要是搞出了什麼大案子,那些禦史臺的禦史可不是擺設,國朝至今被彈劾成篩子的大佬也不是一個兩個了。如果葉哲過火的話,到時候估計連永熹帝也沒辦法保住這個最愛的小兒子,
別問葉哲為什麼會知道這個,因為這就是葉哲還在意淫的時候永熹帝突然殺到,帶著葉哲來到書房之後耳提面命的成果。
本來葉哲在收拾東西的,突然感覺到書房門口好像有人,回頭一看好險沒給嚇死,永熹帝正站在門口,他還以為自己昨晚太過操勞出了幻覺,閉眼之後猛然睜開發現沒看錯,這才知道永熹帝真的殺到了。
“別一副驚訝的樣子,也別怪小林子,是朕讓他不告訴你的。說起來這還是朕的潛邸,多少年了啊……”永熹帝眷念道。
“爾等站在門口,朕有話和吳王說。”接著,永熹帝對侍衛們說。
“喏!”接著侍衛就退了出去,把房間留給了永熹帝父子二人。
“說實話,朕是特別不捨你們一個兩個遠在外地就藩的。但國朝的規矩就是規矩,即使是朕也不能輕易改變。但朕可以給你們選擇一些好的封地,你從小就聰慧,朕也看得出你一心向往的就是那種生活,所以朕給你的封地也估計正和你意。”
“兒臣謝父皇恩典……”
“別著急著謝朕,今天來一是看看你準備的怎麼樣了。二就是看看你了不瞭解你的藩領。”永熹帝這下子說出了來這兒的目的。
“原來父皇是心存考校之心,那可是問對人了,兒臣還真有研究過!”葉哲自信地道“蘇州,古稱吳,又稱姑蘇、平江等。秦王26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正式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吳地屬會稽郡,郡治在吳國故都即今蘇州城址),並以郡治所在地設吳縣,為所轄二十六縣之首邑,吳縣之得名。自此經歷兩漢,吳,晉,南朝,隋到我大周現屬於江南東道。”
“蘇州境內河港交錯,湖蕩密佈,最著名的湖泊有位於西隅的太湖和漕湖;東有澱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陽澄湖、金雞湖、獨墅湖。實乃江南的魚米之鄉,百姓憑藉此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地富饒到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稱。”
葉哲一口氣說完了自己知道的所有的關於蘇州的知識。他至從知道了自己將要就藩於江南,特別是蘇州之後,就著力研究了下蘇州。並且早就下令雲煙閣前去蘇州建立分舵,收集一切關於當地的各色情報資訊。
因此他敢說現在除了蘇州當地的官員,沒有人比他更瞭解這個城市的了。
而永熹帝也很詫異於葉哲能如此瞭解蘇州。本以為他只是想過上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怕他在江南過的不好,特意提醒下他的。沒曾想這小子功課做的也倒是足足的,這倒讓他更高看了一眼他這個幼子。
“嗯,既然哲兒你都已經如此瞭解蘇州了,朕很欣慰。多的朕也就不說了,你就藩之後注意兩件事。一是江南氏族,他們本就心向往於前朝,被國朝征服之後更是心存芥蒂,而國朝這兩年因為戰爭多有加賦,更是讓當地人不滿。二就是你越王叔……”永熹帝面色凝重對自己小兒子道。
他不擔心這個兒子的其他,就是怕他在江南碰到些什麼事因為年幼不能很好的處理,雖然已經聯系過謝家要他們多多照扶,但這次還是特地囑咐道。
“是,父皇。兒臣知道了。”葉哲也沒有多說,他透過自己的情報網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江南的事,可以說江南現在比永熹帝說的還要嚴重一些。
而永熹帝要他前去,自然是希望他可以幫忙處理一二。畢竟他在北方的能力還是有目共睹的。
看來這次下江南並不像想象中那麼輕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