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葉哲為自己招攬道一位合適的文士的時候,他的哥哥也沒閑著。
周圍被一群人的包圍著的齊王殿下正在自顧不暇的看著周圍學子送過來的文章詩文。一向名滿京城的他知道這些學子不過是想借著自己的認來獲得一份進階之資。生性善良的他也看著周圍希冀的眼神,拒絕的話也無從說出口。
於是,葉智周圍計程車子越來越多,直到有人吼了一句“齊王殿下最近可有佳作否?”這才把葉智給救了出來。
“小王最近潛心拜讀前人佳作,確實略有心得。但今日詩會主人乃是我大嫂,還請大嫂先出題,再有小王拋磚引玉!”葉智向四周計程車子拱手道。
“既然齊王殿下有命,妾身也不敢不從。今日乃八月初一,乃盛夏時節,不如諸位以盛夏作為題目,還望諸位不吝文采。”文氏作為詩會的舉辦者,當仁不讓的出題道。
眾人這時也都安靜了下來,看著葉智,希望這位文采斐然的親王殿下可以開一個好局。
葉智也不推脫,取了一杯葡萄釀,用木夾夾了幾個冰魚丟進酒裡之後,慢慢的跺起了步子。大家也都屏住呼吸,生怕打擾了這為才子的文思。
當然也不是誰都像曹植那樣才高八鬥,七步成詩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也不急惱,只是看著葉智罷了。
這是,好像有了靈感的葉智突然停了下來,慢慢的吟詠道“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一首小詩詠出來之後,立刻獲得了滿堂喝彩!
這首七言絕句小詩看似平平的描寫夏日風光,但詩中描繪的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
詩中不刻意但無不描寫出夏日池塘邊的悠閑之感。
此詩一出,葉智也不驕傲,只是朝諸位拱了拱手道“小王磚已經丟擲,也希望各位不吝自己的珠玉。諸位請,也好讓天下人看到我大周才子的才氣!”
接下來就是諸位有了文思的文士紛紛亮出自己的作品,好的換來滿堂喝彩,不精彩的也沒有人會嘲諷,滿堂的君子之風。
而葉哲也不說話,只是在一旁一邊細細的品著葡萄釀,一邊看著,他雖然不會作詩,但小時候在他那當老師的大伯的威逼利誘之下,唐詩宋詞可沒少背。但他不到迫不得已,也不願意去抄襲。
但是往往事不遂人願,在場計程車子以為齊王既然如此有文采,那麼一母同胞的吳王殿下肯定也是如此。因此,也不知道是誰,在人群裡面道了一聲“不如請吳王殿下也賦詩一首可好?”
“好!吳王殿下請!”一群人唯恐天下不亂的說道。
“吳王第一次來,還不怎麼知道規矩,怎可輕言作詩!”齊王葉智怕自己弟弟出醜,趕忙打圓場道。
“誒,沒事沒事,既然這麼多人想看小王作詩,那小王就獻醜了。只是小王才疏學淺,耗費的時間可不不得我三哥啊!”葉哲也不推辭,走出來淡淡地說道。
在眾人的期待下,他表面上是在四處看著,其實在搜腸刮肚想著有什麼好的詩句。
當他看到水池和池上的荷葉的時候就眼睛一亮,有了!就這首!
於是葉哲清咳了一下嗓子道“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此詩一出,全場頓時鴉雀無聲,在場的各位都是文壇翹楚,怎會不知道這一首詩乃是本次詩會最好的!
此詩是清新脫俗。描寫的景物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字裡行間如詩如畫的展示了明媚的夏日的風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
而葉智聽了之後也在一旁鼓掌道“這首詩所寫的不過是留園內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隻小小的蜻蜓,就這樣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小王這個弟弟啊,真的是另小王大吃一驚啊!”
“王兄繆贊了,哲也是看到這留園美景之後之作。”葉哲謙虛道,開玩笑,與尤袤、範成大、陸遊合稱為‘南宋四大家’的楊萬裡寫的詩,誰敢說不好的!
“怎麼以前沒見哲弟寫過如此好的詩句,不會今天特意來打擊哥哥的吧?”葉智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
“那裡那裡,小弟就是在大膽,也不會去編排您啊。小弟看過一句話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的之。這今天正好有了靈感罷了。”葉哲笑著說道。
他們兄弟倆這一唱一和,自然把氣氛給活躍了起來。大家紛紛回過神來,祝賀葉哲寫的佳句。
而葉哲也紅著臉答應著,不知道的還以為吳王殿下臉皮薄,不好意思呢。而其實呢,葉哲心裡那是一個羞愧的啊!他以前看小說還不覺得抄抄人家的詩句會咋滴,但是輪到自己。哎喲,那叫一個羞愧的啊!
但事到如今,也只能厚顏無恥的承認是自己寫的了。而且此詩一出,在場的誰還敢說自己的詩能寫的比這個好。於是紛紛打算換一種玩法,這玩不下去了啊。
而葉哲怕這些古代的文人騷客玩更高難度的了。開玩笑,這要到時候對對子,他咋辦!萬一第一個簡單的他就不會,那不是很尷尬……於是,他藉著尿遁立馬遠去,打算找個陰涼的地方看著古代的詩會是怎麼開的。
要知道,這個可是一手資料,其他做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人那來的資格觀察,全地球也就他一個!雖然他看的到詩會,但是把成果帶回去的希望幾乎為零就是……
而就在他快要成功跑了的時候,一個聲音的出現打破了葉哲不切實際的幻想。
“小子,朕也是第一次看你做詩,從來不知你還有如此高的文采,怎麼不繼續啊,也好給我皇族漲漲臉,老是你三哥一個人,人家豈不是會說我皇家無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