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芝公主呵氣如蘭,吹的蕭白耳朵癢心中更癢,莫名其妙的虎軀一震,猛回頭不巧竟與她嘴唇輕碰。
瞬間兩人面如火燒,各自退後一些。
秦鷹等人在遠處看得,驚的眼珠子都要掉下來,李筱晴更是‘喀吧’一聲將馬鞭折斷。
蕭白耳聽異響,瞬間清醒過來,冷汗流淌而下。帝國律法之中,輕薄王族女子可是死罪。
卻聽張燕芝嬌羞道:“討厭,這麼多人看著吶。其實···你叫人家小芝兒也可以的。”
“呃,嗯,這個。”公主的反應,跟預期差距太大,蕭白措手不及只能點頭稱是。
不由感嘆:“老衲今後該如何是好?”他兩世為人,似乎永遠都猜不透女孩的心思。只能猜測,這南烏國是不是風氣不同?
至少古爐國沒有吻手禮的。難道,在南烏親吻也是日常禮儀?
隊伍集合,繼續前進。
蕭天雄跑過來,沖著蕭白直豎大拇指,由衷贊嘆道:“大哥了不起,小弟佩服的五體投地。”蕭天夜也行過來,客氣道:“白爵爺,日後飛黃騰達,可不要忘記家中族人哦。”
便連領隊秦鷹,也覺得蕭白能高攀上公主,真是三生有幸。
唯有老先生李茅,暗中搖頭嘆息。他年過花甲看的事情自然多些,考慮的便更加長遠。古爐與南烏遠隔萬水千山,這位公主跑來這裡參賽,真是好生任性。
人家是公主,當然可以任性。只是大會還沒開始,先把‘家族奇才’強行挖走。此事從長遠來看,禍福難料。
北巖港到古爐王城不遠,騎馬只需大半日路程,估計黃昏便能抵達王城,倒是省卻許多麻煩。
此時此刻已是四月十五。眾人登船時是三月二十二,這一路行來風向不順,再加打海盜救公主,耽誤了不少時間。
來的算是晚的,一路上竟未遇到其他參賽隊伍。
古爐國的初夏,道旁四處鳥語花香,遠處還有那不知名的野花開的漫山遍野十分燦爛。
燕芝公主大約罕出王宮,有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一路上鬧了不少笑話。見了路邊種田的農夫,拉著蕭白悄悄問道:“他怎種草?”
待蕭白解釋清楚,張燕芝頓時羞的小臉通紅煞是可愛,讓人看了心跳連連。
中午時分一隊人馬走的饑乏,便在路上官驛打尖用飯,等到下午騎馬翻過一座高山,猛就瞧見遠處大江轉彎之處好一座雄偉的大城。
蕭白手搭涼棚遠遠望去,就見三丈高的城牆宛如鐵壁,把個十裡大城護的嚴嚴實實,城門上書‘古爐城’三個巨大金字,遠隔十餘裡都清晰可辨。從山上朝城內看,可見內城牆裡有個大殿金碧輝煌,隱約可見殿前一個巨大的爐鼎正冒一道青煙。
張燕芝抬頭來看,一指著那大鼎問道:“蕭白,那個莫非就是傳說中的‘上古爐鼎’?”
此鼎來歷蕭白哪能記得清,可答不上來又難免顯得有些無知。幹脆咳嗽一聲問道:“小熊,大哥考教你一下,你可知道此鼎來歷?”
“大哥考教我?”蕭天雄聽了把大腦袋一點,說道:“回大哥話,據《帝國百科書》記載,傳說三千年前,第一任古爐王是大姜太祖的丹師,這座巨鼎乃是太祖賜予的仙器。只是後來丹師渡劫,此鼎為天劫劈開一條裂縫,從此再不能煉丹。”
張燕芝聽的微怔,問道:“報廢了?”
蕭天雄搖頭道:“非也。公主你看到那條靈煙了沒有,對就是爐鼎上冒的白汽。那個叫‘古爐靈煙’,是我古爐王城一景,每隔十天半個月都會噴湧一次。每次噴湧之時,於此修行事半功倍。”
眾人正在山頂說話休息,忽而一陣狂風自頭頂呼嘯而過,眾人只覺天色變暗。
蕭白抬頭,就見碩大一物靜悄悄從頭頂上飄過,其長四十丈,寬約七丈,端的是遮天蔽日好是嚇人。
眾人在地上抬頭觀看,就覺得驚心動魄,待那物飛的遠了些,這才能看出全貌。
竟是一艘七根桅杆的飛天大船,船頭船尾錦旗招展,主桅杆上掛著一面皇室大旗。
蕭白見了大吃一驚:“啊呀,這是皇帝禦架到了。”
眾人皆被震懾,唯獨燕芝公主不以為然。
笑道:“一艘靈石飛艇而已,有甚好看的。蕭白,這可是不皇帝陛下的座駕。”抬手指道:“你看船尾那面皇家旗幟,看紋章樣式應該是皇十七王爺到了。”
“十七王爺?十七王爺!”忽然一個名字浮上心頭,蕭白驚道:“莫非是東閑王姜溫良?”
張燕芝點頭道:“是啊。我還說今回大會監督者是誰,原來是他。”
公主一臉的不屑,顯然這姜溫良聲名狼藉早已傳入南烏。
蕭白頓時臉色難看起來,腦子不夠用的,他早已把許多雜事忘記。
但這位姜溫良,他想忘都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