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裡,各家的院門都關得嚴嚴實實,間或有嬰啼犬吠、劈柴汲水之聲傳出。
“這才是合適我們住的。”趙杉與敏行說著,繼續往巷子深處走,站到巷尾最裡側的小院前。木門上所塗的黑漆已斑駁不堪,不過人高的院牆上有幾處豁口。
趙杉湊近借了豁口往院裡瞧,有兩株梧桐,一株桑樹,一處轆轤水井,三間土坯為牆青瓦蓋頂的房屋。
敏行看出趙杉的心思,問她是否有意要選此處安家。
趙杉伸手指指兩個收工回家的挑擔小販,淡淡一笑:“與他們做鄰居,不強過做牢籠中人麼。”
敏行道:“這裡應該是城中貨郎們的集聚地了。可有那數百守門人在,要如何避過他們呢?”
趙杉道:“黃文金不同於教條唯上的吳如孝李以文,還是有辦法能說動他的。我回去即寫張便條,你跟著守門人拿去給他就是。你先去找戶人家問問,這處院子是誰家的產業,可願出售。”
敏行敲開了對面住戶的門,出來個白頭老翁,聽說趙杉她們是來買房,一臉驚訝。
趙杉想兩個陌生的年輕女子買房,是有些不太尋常,便隨口編個說辭,只說她們是寡母之家,代替母親來選房子,買下給家中的幼弟娶親用。
老翁始才不疑,言稱此巷名喚鷓鴣巷,自己就是對面小院的主人,將二人請至家中詳談,並拿出房屋地契給她們看。
一番討價還價,最後說定六十兩銀子成交。老翁拿鑰匙開了院門,吩咐家中子侄幫忙將院裡院外修整一番。
趙杉去到屋裡,見床帳桌椅等一應家居物品也算齊全。灑掃揩抹略一規整,就有了個居家過日子的樣子。當下,就向老翁討了紙筆,寫了便條,讓敏行帶去轉交給黃文金,順便回錦繡街住處取隨身衣物並買房的銀兩來。
自入住鷓鴣巷,趙杉頗過了幾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覺睡到自然醒”的悠閒日子。
有眾多營生蔬果針線的商販為鄰,連日常的吃用也不需跑遠路到集市上去買。
小販們見來了一家有錢的大主顧,但得了什麼新奇的玩意便就紛紛上門推銷。
這日,巷裡兩戶以出外採摘野果售賣為生的小販送了一籃個大皮紅的蘆柑來,趙杉吃過覺得芳香甘美,問他們從何處得來,小販們言稱是從城郊招隱山上摘得的。
“招隱,招納隱士。”趙杉想著自身處境,也算半個“隱士”,便動了往去山中一看的心思。
遂與小販們相約,選了一個和風習習陽光燦燦之日,與敏行換身簡素輕便的衣裳,從鄰家借了兩根黎杖帶著,出城往南郊去。
趙杉因久不行路,剛剛走到山腳便累得腳疼腿麻,坐在路旁大石上歇息。
小販們急著去山上採摘果子,也無耐心等她,攀著蜿蜒小徑,進山去了。
喜歡魂墜太平請大家收藏:()魂墜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