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曆癸好三年二月十四日,天王洪秀全詔封五侯,即頂天侯秦日鋼、護天侯胡以晃、佐天侯陳承瑢、衛天侯黃玉昆、補天侯李俊良。
次日,又加封了以“天地春夏秋冬”定號排序的二十四名正、又正、副、右副丞相,以及以殿左、殿右順序相排的三十六名檢點。
同時,又下詔設立了一大批附屬於各王府的機構衙署。如天朝宮殿設掌朝門、掌朝儀、月將侍衛、左右侍臣、引贊、通贊等職,專理天王府內事務。
東、北、翼三殿也分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及承宣、左右指使、僕射等諸多職銜,協助三王襄贊軍機政務。太平天國的官制就此完備。
三月三日,民間歌圩節這天,天氣出奇的暖。趙杉命將府中各殿廳堂閣的帷帳窗簾全部由錦緞換成羅紗。
又在後園藤蘿架前擺了三桌茶點,將府中所有執事女官聚在一處,也不論高低尊卑,只各隨心而坐。
眾人吃了些茶點,就三三兩兩圍在一處遊戲賞景。此時,正是園中景緻最好的時候。
鹿泉復噴,一尾尾五彩斑斕的錦鯉游魚在水浪中翻騰擊浪,濺起星星點點的水花打溼了白玉欄杆;紫藤花開,一串串沉甸甸的花朵密密匝匝垂將下來,引著成群的蜂蝶周遭紛飛;老樹新發,一條條翠綠綠的嫩杈與原有的虯枝交錯盤旋,落幾隻鳴啼的翠鶯黃鳥;奇石嶙峋,一個個俏麗身影在假山岩洞間穿梭,歌聲笑聲迴盪不絕。
趙杉處處看去,只少了一個最愛鬧的黃雨嬌。想著她自入京後,還沒來過西府,便差敏行到營中去叫。等了一個時辰,卻見敏行獨個回來,詫異問:“阿雨呢?”
敏行道:“我本以為今日天氣晴好,阿雨姐姐定是帶著女兵們練習刀槍,就先去了校場,卻並不見她。後來到營房裡一看,她卻在悶著頭做鞋。我把殿下請她過府的事說了,她竟頭也不抬,只說過幾日忙完了再來。”
“她平常多喜歡湊熱鬧啊,怎麼今日專門遣人去叫都不來?”在旁與黃雨嬌熟識的女使們聞言,無不驚訝咋舌。
梅姝笑道:“想不到阿雨姐姐竟也做起針線來。往常,她的衣裳開了縫或是破了洞都是拿來讓我們縫補,什麼時候竟學會做鞋了?”
趙杉初時也覺得怪,掐著指頭算了算日子,距北伐軍開拔不過還有一個月,便就登時明白了,卻不好說破,便就笑道:“當初在武宣老家時,我跟她曾被阿媽教授督責著學過一段針鑿女工,相互幫襯著也都做出過成形的鞋襪衣裳。只是這些年隨軍征伐,久不動針線,技藝都荒疏了。她現在定是覺著年歲大了,該在這上頭下些功夫了吧。”
下午,有三撥送禮的先後來到。
頭一撥是奉了天王詔令來送鹵簿儀仗的。
趙杉出了府門去看,但見滿目的旗、燈、傘、蓋、扇塞滿了半條街巷。天朝通贊官展開名冊,高聲讀著各項的名稱數量,而後就有執仗的宮女按次出列,展示給趙杉看。
趙杉看過點頭,即由左右女官們接過,收進府中。
先是旗,白邊黃心繡龍長方旗八對,同色繡龍正方旗八對。再是燈,八對黃綢夾紗高照提燈。再是傘,繡龍黃緞遮陽傘八對。再是蓋,繡龍黃蓋兩柄。再是扇,金黃龍鳳扇兩對。然後是繡著龍雲圖案的黃緞轎一乘。最後是些日用之物,如香爐、香盒、盥盆、唾盂之類,一色的都是黃金打造。
送儀仗的前腳剛走,就來了送花草獻鳥獸的。
十盆爭奇鬥豔的奇花,八盆嬌柔婆娑的異草,有幾種還是趙杉從未見過聽過的,她全數收下,讓侍女搬去後園了。
除了花草,還有四籠鳥獸,分別是:一對裝在篾條方形大筐裡的黑頸白鶴,一對盛在圓頂金絲籠裡的五彩金剛鸚鵡,一對立在寬大囚欄裡的短尾幼梅花鹿,一對臥在玻璃櫃中金色毛綠眼珠的胖大波斯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