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仁的兩位娘親,謝過太真公主,與她拜別。
過後,兩位娘親都覺得太真公主說的對,還是人家主做事情考慮的周到,以後是得仔細審察鏡子才行。
在鑄鏡時,不管鑄鏡匠人分不分神,一定也會有神光投入鏡胎之中。
這樣鏡子才會有神明,這也是鑄造之時,所需要的先天原素。
可是一旦鏡子成形後,透過修煉得道成精、成仙,後天的原素就要更多一些。
這也就說不好了,鏡子以後會怎麼樣了。是正,是邪,都是有可能。
以後不能再讓丹仁一個人出去闖了,他不可能總會這樣的幸運,總是能尋找到好鏡子,說不定什麼時候,就遇到了妖鏡,他畢竟夭折過兩次了。
怎麼說他也是一個孩子性格,再有道行,也是仙鶴寶寶,一定要有人陪他一同去,才能讓人放心。
丹仁睡醒了,又想要一個人出去尋找鏡子。這次兩位娘親沒有讓他去,並把太真公主的話說,講給丹仁聽。
說鏡子上,真的可能有妖魔,如果不把這些妖魔除去,說不定她們什麼時候使起性子來,就會出來害人的。
害人是她們的一個樂趣,尤其是那些古鏡,多數與人合修過,天人合一功法,說不定就會有妖邪,借機侵入潛身隱藏在鏡子之中。
在鏡子面前,很多人說過殺妖隆魔,這樣反而可能招來了妖邪。
照妖鏡自古就有兩種,一種是驅散妖魔,把他們趕得遠遠的;另一種就是吸入妖魔,把他們封印在鏡子之中。
因鑄鏡師功力不同,要上後來使者的功力差別,這也就造成了古鏡千差萬別。
通明寶鏡,也不是各個都保證明亮如一,鑒使也好,照妖也罷,多以矯枉之名,行過正之事。
那些問題鏡子,必須在幾人同時發功之下,才能合力完成控制。
丹仁見兩個娘親都對他很嚴肅,覺得這是小題大做了。不過他還是答應,以後不再單獨行動了。
他說自己剛才做了一夢,夢到了一面鏡子的背面有“金枝玉葉”圖案,就是不知道,這事兒是不是真的。
小太陽女說:“這個再簡單不過了,我們準備好了,去找吧,我們說不定還真的能找到它。”
小太陽女披好披肩,拉住丹仁的手,讓他念“金枝玉葉”。
轉瞬間,他們到了泰山:“這裡我來過,這個池叫做玉女池。”
那尊玉女石像,就是玉葉,她經過幾個朝代,多次被封為神女,後來,玉女落入玉女池中修煉。
宋真宗東封泰山,在玉女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這就是修煉中的玉女。宋真宗便封她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玉女池,也成了一面鏡子,可查人間善惡之事。
山上還有很多小石窩,積水後可以照出人臉來,也可以用來鑒身。
聽小太陽女說,常有人上山來拜山,丹仁說:“這不是白來了嗎,一尊石人,冷冰冰的,有什麼好拜的,哪兒有什麼鏡子呀。”
話聲剛落,天下起雨來。
丹仁和小太陽女到廟裡避雨,雨停了,他們走出廟子,就見玉女池裡裝滿了雨水。
一面天然水波鏡出現在了眼前,走近一看,水中的塵埃,正在飄然下沉。
一會兒,水面上人的面容,就清晰可見了,這是一個天然形成的雨後玉女池鏡。
不用玉女出來,這山上的小鏡子,足可說明,天然鏡的氣派。
小太陽女和丹仁複製完鏡子,正要離開,聽到有人在叫他們。
“仙家留步!”
他們過去一看,才知是碧霞元君駕臨。
碧霞元君說知道他們是來尋找鏡子的,就用手中的小鏡子,喚化來一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