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仁仔細觀察那裡的閃光,發現那些閃光點,可以連成一條線。
這時,他才發現,這是一條進山的路線,從山腳一直通到大山深處的廟裡。
他飛近一些再細看,這一路上,有很多人,他們身後都揹著一面鏡子。
丹仁落在山腰,化成人形,也把鏡子背在身後,混在他們中間,與人同行上山。
當他,上前一問才知,人家背的是照妖鏡,規格都在九寸以上。
丹仁驚奇地說:“這鏡子就是照妖鏡,我的鏡子好像是比你們的都小些。”
揹著鏡子的人說:“我們都修道之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外鄉人,我們這座山的名子叫做大黑山,不同於一般的山。”
這裡的山林,有比別處的林子茂密,有多段山林,晝夜一樣的陰暗,這山上修道的妖怪、小鬼、老魅非常多。
她們最愛從上山學道的人背後上來,害人性命,攝取學道者的靈魂。
“有了照妖鏡就不用怕他們了,就是在月亮下揹著鏡子上山,也不用怕遇到她們了。”
那人又說:“可是你這鏡子太下了,和我一起走吧,下山時你也要和人結伴,實在不行,你就到了廟裡,把廟裡的照妖鏡借來背下山,下次來時換一個大點的,再把廟裡的還回來就是了。”
丹仁和這個修道之人來到山裡的廟上,見廟院門內影壁牆上,有一面大鏡子。
據這個修道人介紹說,這面鏡子有十六寸的直徑,它是這裡面最的大鏡子,他們上山人的鏡子,一般都比這個直徑小,這面鏡子是他們的開山師父,上山建廟時背過的鏡子。
這面照妖鏡,可有年頭了,少說也經過上千年了,是他們的振山之寶。
初上山的學道士,沒有鏡子的時,都可以借用,初來的人,一般也都是揹著這面鏡子上下山的。
那人又說,他就可以帶人進山修道,並問丹仁家住在什麼地方,有沒有進山學道的想法,如果想學道,就可以把這面鏡背去。
“它放在這兒,就想借給初學者用。”
丹仁說:“不用。”
要用自己背就是了,學道人進了廟宇,丹仁見無人,就自己的圓鏡,把廟裡的鏡子複製下來。
這時,他才發現,這鏡子會發光,照射出來的光,有很多殘存的資訊,看來它真的驅散過無數的山妖、小鬼、老魅。
丹仁仔細一看,原來這妖魔鬼怪,都是她們自己把自己嚇死的。
看來害人如害己,這句話一點也沒有錯。
丹仁想不通,這裡的照妖鏡,也許是開光人,把鏡子的功能原理都隱藏來了,不然怎麼會是這樣的簡單。
丹仁本以為這照妖鏡有什麼功法,是它用什麼功法,把妖魔鬼怪驅散開的,可查來查去,就是一個鏡中成像的原理。
竟然是這樣的簡單明瞭的因果關系,醜陋的山妖、小鬼、老魅千辛萬苦,把自己變成出一付嚇人的惡臉,結果見到鏡子裡的自己,卻把自己嚇死,真是不可思意,更是讓人不能相信。
丹仁離開了山廟,走到了一個山坡上,他顯出法身一飛沖天,去了山澤仙境。
到了山澤河口,天開始發亮了,忽然見到河口外的小河裡有漁船劃動,丹仁展開翅膀,在空中停了下來,看到了一個漁夫在打魚。
只見他一網接著一網,撒網到河裡,卻不見他打上魚來。
丹仁覺得好笑,一大清早,天還沒亮,就來打魚,搞不好,忙了一大早上,還沒打到魚呢,說不定是一個剛學打魚的人。
丹仁降得更底了,終於認出了這個人。
他是這一帶有名的好漁夫,以前常見他到無人區打魚,他每天打魚都要超過別人幾倍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