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人,兩列縱隊,在樓下迅的集合。暖暖隨後便出,只道一聲“出”……之後,三絕堂的二十二名成員,便以其獨特的“走踢”的方式,如風一般,向操場掠去。走一步,便一踢,踢法更是正低鞭、左側低鞭、又側低鞭三法配合,組合在一起,一路便浩浩蕩蕩,走踢不停——所謂“曲不離口,拳不離手”,正是這一番道理。
至於主席臺,暖暖向前一步,步伐寫意,卻一步“走”上了主席臺,竟讓人絲毫看不出加、力、跳躍,就那麼直直的“走”了上去。左腳、右腳也和平日裡的走路沒有任何的不同,就上去了。
這一走卻著實不凡……
端的是“舉重若輕”,化於無形。主席臺下,已訓過一週的三絕堂眾,已自然成列,轉於面向主席臺,立正站立,挺胸拔背,一個一個的,分外精神。對於諸人的表現,暖暖亦是滿意的——
從剛才集合,來操場“走踢”的這一段看。
正低鞭腿、側低鞭腿,合步法,一走一踢與呼吸相和,卻甚是得當。上一週一共便練了這正、左、右三低鞭,每日訓練,都不少於兩個小時,此刻卻顯出了效果。暖暖點一下頭,說道:“很不錯,從剛才帶來的一段兒,能看出大家的苦功……簡單的低鞭腿,已經算是上身了,以後要做的,就是練!”
她說了一個“練”字,便頓了一下,一雙妙眸如電一般,自諸人身上掃過……
“凡有空間,要練!走路,要練……曲不離口,拳不離手,腳不離步……要將腿法、步法一直練,成為自然,成為習慣。今天,我就腳大家一些低鞭的進步形式——也就是三種基本的低鞭腿的變化形式,攻擊部位,以及腿法、步法在不同情況下的變化情況。這,也是這一週,我們要學習的主要內容……”
“看好……彈、勾、拐、蹬、崩、鑽、蕩……”
她立於主席臺上。
雙腳一踢一換,一踢就是一個變化。只是簡單的正、側低鞭腿,就又諸多變化,迅無比的腿影輪轉,如風捲殘雲,水銀瀉地,快而連環,讓臺下的同學看的有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她動的快,停的也快,說:“這是一些基礎的變化,更多的變化,還需要你們自己現,下面我們來具體的學習一些變化。”
“變化雖然多,但根據部位的不同,我們可以分成腳趾、腳背、腳掌、腳跟、小腿迎面骨、膝蓋這六個部位——彈、勾、拐、蕩用的都是腳背,蹦、鑽、戳、抓用的便是腳趾,壓、踏主要用的,則是腳掌,蹬用的,則是腳跟。掃、撞多用小腿迎面骨,以及膝蓋。至於小腿肚等部位,則較少使用,幾乎不用……”
“我們的訓練,按照由上而下的來。先我們練膝蓋——看我動作,並且記住動作要領,膝撞的要領,是……”
他提膝,在短距離快力,一連數次。
將變化時的細節,要領一一講解。
然後,便責令練習……
練了十數次,見大家掌握了一些,便又講了小腿迎面骨。如此三番,逐漸將腳背、腳跟、腳掌、腳趾,以及腳側這一甚少用的部位,也都講的分明。再練習數次,便到了放學的時候。回了一趟教室,她便和葉提娜一起回家,吃了飯,便始練功……一夭生功、一十二工學,卻是越的不凡。
其夭生功,生機日勝,其萌也壯,如春之孟。
十二工學之有序,也逐漸深邃——她自深有感觸。
練功之餘,便是和葉提娜、小姨、媽媽一起說會兒閒話,或者是研究一下拳、腿、掌三絕,或者是討論一下將《拳皇》一些人物的格鬥招式,如何轉化為現實。一直到晚上九點鐘的時候,才去洗澡、睡覺。次日一醒來,便又練功、上學……日復一日,一晃又是一週過去。她的“三絕堂”活動的有聲有色。
一週復一週,距離八月初八的日子,也越臨近。
初六這一天,是9月的16日,週日。上午的時候,抄了一段《墨子》又聽小薰彙報了一下這一週“慧琳基金”的大致運轉,陪夭芃芃看一會兒電視,時間就過去了。吃過了午飯後,懶懶的睡一覺,一醒來,家裡就多出一個人來——唐小妞!這女人穿了一件鮮豔的黃色大t恤衫,胸前是兩隻很卡通的眼睛。
t恤很長,下襬都到了膝蓋,將整條大腿都遮住了。唐小妞的腿上光溜溜的,面板白皙剔透,很是誘人。
暖暖一覺醒來出客廳時,她正盤坐在沙上,抱著一袋薯片吃。
一隻手拿著袋子,一隻手一把一把的抓薯片。
然後塞進嘴裡。
“咔嚓……咔嚓……咔嚓……”
就像是一隻小倉鼠。
卡拉瓦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