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生既然有做生意到契丹的打算,可有把生意做到西域的意思?”
孫維梁說道:“西北比較亂,生意不好做。暫時沒有這個打算。”
“可是契丹也很亂,為什麼你敢做契丹的生意呢?”
孫維梁說道:“契丹與大宋,誰也吃不掉誰。最後只能握手言和。但西北卻沒有這樣的勢力與大宋分庭抗禮。而大宋,暫時也沒有力量握住西域各部。
勢力分散的地方,從來不缺少野心家。他們一旦實力到達一定程度,就會試探著挑戰大宋。所以,大宋西北邊陲,將來免不了戰火紛飛。生意在那種環境下,很難做。而且,大宋管制也會很嚴,做生意,無利可圖。”
孫獻策咀嚼著孫維梁的話,“那孫先生認為,定難軍能否一統西域?”
“有難度,但有那個可能。”孫維梁說道,“就看定難軍的操作和大宋是否給機會了。”
“你的意思說,如果大宋不給機會,定難軍就沒有機會了?”
“是這樣。”
“那大宋怎麼做才算給機會呢?”
孫維梁說道:“就是現在的做法。對定難軍的野心保持警惕,卻始終下不了決心解決這個心頭之患。始終認為這是纖芥之疾。這就是定難軍的機會。只要定難軍在大宋改變策略之前完成跑馬圈地,西北就是定難軍的天下!”
孫獻策看著孫維梁,“孫先生小小年紀,卻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而且分析的頭頭是道。在下佩服。”
孫維梁笑道:“你也別佩服我。這可不是我想出來的。這是我們折帥的意思。”
孫獻策“喔”了一聲,“折御卿既然看出來,為什麼不向朝廷建言呢?”
孫維梁笑道:“你以為如此建言的大臣少嗎?奈何皇帝不接受,也沒辦法。”
孫獻策點頭道:“大宋皇帝確實比較昏庸,如果孫先生有意,可來定難軍找我,我一定向我主引薦先生。別的不敢說,我主求賢若渴,先生若去,我主會想當年劉備對待諸葛亮般對待先生。”
孫維梁笑了,“都說了那不是我能想出來的。我不過拾人牙慧罷了。因為這般受重用,你們敢用,我還不敢接吶。”
“先生說笑了。”
……
短暫的停留後,一行人繼續往定難軍使團所在的農家院前進。這回一路上很是順利。傍晚時分,他們便抵達目的地。
孫獻策上前敲門,很快就有一位小童出來開門,看見孫獻策,高興的招呼道:“先生回來啦?”
孫獻策點點頭,“小主可在?”
小童說道:“按先生的吩咐,小主這段時間一直留在農院,從未出去。”
孫獻策點頭,“告訴小主,貴客到了。”
話音剛落,裡面便傳來一陣歡呼,“孫先生回來啦!”
隨著話音,出來一人,十七八歲左右,漢人裝束,但舉止談吐卻明顯是異族人。
這就是孫獻策口中的小主?孫維梁目不轉睛的盯著他看。
年輕人注意到了,瞪著孫維梁問道:“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