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宗,楊林卸下甲馬,騎上馬,望山寨來。
行不多時,早到寨前,下了馬。
裴宣已有人報知,連忙出寨降階而接。
戴宗,楊林看裴宣時,果然好表人物,心中暗喜。
裴宣邀請二位義士到聚義廳上,俱各講禮罷,相請戴宗正面坐了。
次是楊林,裴宣,鄧飛,孟康五籌好漢。
賓主相待,坐定筵宴。
當日大吹大擂飲酒。
戴宗在筵上說起晁、宋二人如何招賢納士,結識天下四方豪傑,待人接物,一團和氣仗義疏財。
許多好處眾好漢如何同心協力;八百裡梁山泊如何廣闊;中間宛子城如何雄壯;四下裡如何都是茫茫煙火;如何許多軍馬,不愁官兵來捉,......只管把言語說他三個。
裴宣回道:“小弟也有這個山寨,也有三百來匹馬,財賦也有十餘輛車子,糧食草料不算,也有三五百孩兒們大寨入夥也有微力可效未知尊意若何?”
戴宗大喜道:“晁,宋二公待人接物,並無異心。倘若二兄不棄微賤時,引薦於更得諸公相助,如錦上添花。”
“若果有此心,可便收拾下行李,待在下和楊林去蘇州見了公孫勝先生同來,那時一同扮做官軍,星夜前往。”
眾人大喜,酒至半酣,移至後山斷金亭上看那飲馬川景緻酒。
戴宗看了這馬川一派山景喝采道:“山沓水匝,真乃隱秀!你等二位如何來得到此?”
鄧飛道:“原是幾個不成材小們在這裡屯紮,後被我兩個來奪了這個去處。”
眾皆大笑,五籌好漢得大醉。裴宣起身舞劍助酒。
戴宗稱贊不已。
至晚便留到寨內安歇。
次日,三位好漢苦留,戴宗定要和楊林下山。
不住,相送到山下作別,自回寨裡收拾行裝,整理動身。
戴宗和楊林離了飲馬川山寨,在路曉行夜住,早來到薊州城外,投個客店安歇了。
楊林便道:“哥哥,我想公孫勝先生是個學道之人,必在山間林下,不住城裡。”
戴宗道:“說得是。”
二人先去城外一到處詢問公孫勝先生下落訊息,並無一個人曉得他。
住了一日,次早起來,又去遠近村坊街市訪問人時,亦無一個認得,兩個又回店中歇了。
第三日,戴宗道:“敢怕城中有人認得他?”
當日和楊林入薊州城裡來尋他。
兩個尋問老成人時,都道:“不認得。敢不是城中人,只怕是外縣名山大剎居住。”
楊林正行到一個大街,只見遠遠地一派鼓樂迎將一個人來。
戴宗,楊林立在街上看時,前面兩個小牢子,一個著許多禮物花紅,一個捧著若幹緞子採繪之物,後面青羅傘下罩著一個押獄劊子。
那人生得好表人物,露出藍靛般一身花繡,兩眉入鬢,姓楊名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