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林教頭呢?有何打算?”
“我…不知道…”
“不如我們一起去找花知寨吧?”
安千諾一驚,忙點頭,小李廣花榮吶…
一住過了十日之上,安千諾,宋江與武松要行,孔太公父子那裡肯放,又留了三五日,宋江堅執要行,孔太公只得安排筵席送行。
管待一日了,次日,將出新做的一套行者衣服,皂布直裰,並帶來的度牒書信戒箍數珠戒刀金銀之類交還武松,又各送銀五十兩,權為路費。
宋江推卻不受,孔太公父子只顧將來拴縛在包裹裡。
宋江整頓了衣服器械,武松依前穿了行者的衣裳,帶上鐵戒箍,掛了人頂骨數珠,跨了兩口戒刀,收拾了包裹,拴在腰裡。
安千諾提了伸縮刀,清點炸藥,整理好裝了。
宋江提了樸刀,懸口腰刀,帶上氈笠子,辭別了孔太公。
孔明、孔亮叫莊客背了行李,弟兄二人直送了二十餘裡路,拜辭了宋江、武行者兩個,安千諾也對孔明二人拱手。
宋江自把包裹背了,說道:“不須莊客遠送我,我自和武兄弟,林兄弟去。”
孔明、孔亮相別,自和莊客歸家。
宋江和武松,安千諾在路上行著,於路說些閑話,走到晚,歇了一宵,次日早起,打夥又行。
三個吃罷飯,又走了四五十裡,卻來到一市鎮上,地名喚做瑞龍鎮,卻是個三岔路口。
宋江借問那裡人道:“小人們欲投二龍山、清風鎮上,不知從那條路去?”
那鎮上人答道:“這兩處不是一條路去了。這裡要投二龍山去,只是投西落路,若要投清風鎮去,須用投東落路,過了清風山便是。”
宋江聽了備細,便道:“兄弟我和你今日分手,就這裡吃三杯相別。”
武行者道:“我送哥哥一程了卻回來。”
宋江道:“不須如此,兄弟,你只顧自己前程萬裡,早早的到了彼處。入夥之後,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投降了,日後但是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後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
“我自百無一能,雖有忠心,不能得進步。兄弟,你如此英雄,決定做得大事業,可以記心。聽愚兄之言,圖個日後相見。”
武松聽了,酒店上歇了數杯,還了酒錢。
三人出得店來,行到市鎮梢頭,三岔路口,武行者下了四拜。
宋江灑淚,不忍分別,又分付武松道:“兄弟,休忘了我的言語:少戒酒性。保重!保重!”
武松自投西去了。
安千諾心想,無妨,反正要不了多久,一百零八人終相見。
武行者自來二龍山投魯智深、楊志入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