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傳下將令來,叫楊志與周謹比箭。
兩個得了將令,都紮了槍,各關了弓箭。
楊志就弓袋內取出那張弓來,扣得端正,擎了弓,跳上馬,跑到廳前,立在馬上,欠身稟複道:“恩相,弓箭發處,事不容情,恐有傷損,乞請鈞旨。”
梁中書道:“武夫比試,何慮傷殘?但有本事,射死勿論。”
安千諾一怔,隨後長嘆,戰鬥無情,死傷難免。
楊志得令,回到陣前。
李成傳下言語,叫兩個比箭好漢,各關與一面遮箭牌,防護身體。
兩個各領遮箭防牌,綰在臂上。楊志說道:“你先射我三箭,後卻還你三箭。”
周謹聽了,恨不得把楊志一箭射個透明。
安千諾心想,做為要殺人之人,必須隱藏起來自己的意圖,再識破被殺之人的弱處,以一招致命。
可惜周謹的想法意圖全寫在臉上,不想識破也難。
楊志終是個軍官出身,識破了他手段,全不把他為事。
怎見得兩個比箭?
這個曾向山中射虎,那個慣從風裡穿楊。
彀滿處,兔狐喪命;箭發時,鵰鶚魂傷。
較藝術,當場比並;施手段,對眾揄揚。
一個磨鞦解,實難抵當;一個閃身解,不可提防。
頃刻內要觀勝負,霎時間便見存亡。
當時將臺上早把青旗麾動,楊志拍馬望南邊去,周謹縱馬趕來,將韁繩搭在馬鞍鞽上,左手拿著弓,右手搭上箭,拽得滿滿地望楊志後心颼地一箭。
楊志聽得背後弓弦響,霍地一閃,去鐙裡藏身,那枝箭早射個空。
安千諾大呼:“好樣的!good!”
周謹見一箭射不著,卻早慌了,再去壺中急取第二枝箭來,搭上弓弦,覷的楊志較親,望後心再射一箭。
楊志聽得第二枝箭來,卻不去鐙裡藏身,那枝箭風也似來,楊志那時也取弓在手,用弓梢只一撥,那枝箭滴溜溜撥下草地裡去了。
安千諾卻愣了一會,楊志果然不簡單!不愧是一百零八好漢之一!
周謹見第二枝箭又射不著,心裡越慌。
楊志的馬早跑到教場盡頭,霍地把馬一兜,那馬便轉身望正廳上走回來。
周謹也把馬只一勒,那馬也跑回,就勢裡趕將來去。
那綠茸茸芳草地上,八個馬蹄翻盞撒鈸相似,勃喇喇地風團兒也似般走。
周謹再取第三枝箭,搭在弓弦上,扣得滿滿地,盡平生氣力,眼睜睜地看著楊志後心窩上,只一箭射將來。
安千諾心一揪,不由得擔心起來。
楊志聽得弓弦響,扭回身,就鞍上把那枝箭只一綽,綽在手裡,便縱馬入演武廳前,撇下週謹的箭。
安千諾終於長吐了一口氣,好險。
梁中書見了大喜,傳下號令,卻叫楊志也射周謹三箭。
將臺上又把青旗麾動,周謹撇了弓箭,拿了防牌在手,拍馬望南而走。
楊志在馬上把腰只一縱,略將腳一拍,那馬潑喇喇的便趕。
楊志先把弓虛扯一扯,周謹在馬上聽得腦後弓弦響,扭轉身來,便把防牌來迎,卻早接個空。
周謹尋思道:“那廝只會使槍,不會射箭。等他第二枝箭再虛詐時,我便喝住了他,便算我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