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者不忘其行,啞者不忘其言,聾者偏欲聽聲,盲者偏欲窺光。
對於他們來說,變態的身體就會導致變態的心裡。這小皇帝才十一歲多,十二週歲,就可以享受到他們一輩子都不能即的事情,於是,心裡愈發壓抑了。
當李傕找上他時,他毫不猶豫就聽從了李傕的吩咐,不為別的,就為神經上的那麼一絲快感。
就是那句話:看到你過的不好,我就高興了。
“陛下!曹操居心不良,這次私自大肆任命官員,實有不臣之心,不把陛下放在眼裡啊!陛下……”郭汜慷慨激昂的一番上奏,後面的大臣們順勢而為,跟著郭汜的話,附和著。
為了顯示自己地位的超群,郭汜與李傕兩個狼狽為奸,向小皇帝討了個不用下跪的特權,小皇帝當然只有答應了。
人都不喜歡仰視,而都喜歡俯視著別人,因為,這打心裡會讓人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快感。而只要下跪了,就只能仰視別人,這讓一些自尊心過於強盛的人,不能接受。很顯然,這兩人就是其中一份子。
或許是出生貧寒,這些人最怕的,就是別人瞧不起他們的身份,瞧不起他們的粗鄙,於是,他們成名,出人頭地後,就最怕別人提起他們的出生,最怕別人議論他們的言行舉止。
他們變得對任何事都相當敏感,甚至,別人一個小小的舉動都會在無意識間傷了這些人可憐的自尊心。
李傕與郭汜,正享受著這份虛假的,受人仰望,而不需要去仰望別人的感覺。
“陛下,郭大人說的對啊!……”一個酒糟鼻子的老頭,大義泯然的說道,“撲通”一聲,重重的跪在了地上,膝蓋骨都要磕碎掉的那種。
“陛下,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啊……”接著,後面一大片大臣跪倒了地上。
李傕頗為滿意的看著這些懂得審時度勢的人。
沒想到,曹操運氣這麼好,碰見一個傻瓜一樣的屬下,不去好好當青州牧,還在曹操手下給曹操打下手。
這不是傻,還是什麼?
有幾個人,站的端端正正,一臉浩然的看著小皇帝,身子宛如懸崖旁抓住薄土而生的青松一樣,直聳雲霄,讓人看著鬧心。
如果,有多情多才的詩人看到,大概會吟上一首: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李傕看著這幾個不識趣的人,一張臉黑如鍋底。
“陛下,曹大人不墨守成規,開拓創新,招聘有德有才之士,為百姓謀福,為社稷著想,實乃陛下之福啊……”太僕朱儁站了出來,唾沫橫飛,一臉正氣。
董承站了出來,毫不猶豫的支援朱儁的話:“陛下,曹大人忠肝義膽,功勞……”
於是,雙就這麼槓上了,可惜,明顯董承這方被別人以壓倒性的優勢給攻擊著,但是,也不算是毫無還手之力。
從古至今,都有人喜歡將那些直的過頭的青松給給掰彎過來,如果掰不彎,那就基本是砍了,當材燒去了。
李傕等人一臉陰狠盯著這二十多個人,他會讓這些人知道,得罪他的下場!
但是,想報複那些人,是不可能現在就可以做到的,於是,兩方就打了一上午口水仗,臉紅脖子粗討伐著對方,絲毫不饒,抓住一個點就繼續下去,直到,皇宮中的敲鐘人敲響了午時的大鐘,必須退朝了,才停了下來。
於是,今天的上奏就不了了之,明天可能繼續。
曹操等人還不知道,今天上午朝堂上為他們展開了一場世界大戰,就要劍拔弩張了。他們正在想著應對之策,想著怎麼才能度過此次危機。
戲志才雙眉緊蹙著:“主公,要不,寫一篇罪己詔吧!”
曹操看著戲志才,一臉不可思議,罪己詔?
“主公可採用以退為進的方法,在罪己詔中,呈明自己這次招賢的過錯,然後派人散播到天下各個地方……然後,要讓天下人都知道,主公你要辭去兗州牧的職位……”戲志才將心中的想法,給抖了出來。
這主意,風險太大了!一不小心,就真的被朝廷革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