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一次相聚意味著又一次分別,人之悲歡離合,月之陰晴圓缺,像是註定,亦或是輪回。分別代表著下次更好的相聚,也可能代表著永遠的別離。
也許是意上心頭,三萬不停地重複著《送別》,輕聲吟唱: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促膝長談之後,三萬再一次踏上了融資的征程。雖然之前談過七十多家公司都沒有談成,但是在這過程中,三萬也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一個是來自杭州投資公司的樸家耀。
樸家耀很年輕,不到三十歲,衣冠楚楚,一表人才。在澳洲的八大名校之一畢業之後,在杭州某銀行實習,後來加入了投資公司做起了風控。
三萬和杭州公司約談的時候,發現了正在這家公司工作的樸家耀,兩個人一見如故,無話不談。當時樸家耀對三萬說:“三萬,你的專案想法很新穎,但是缺少格局。雖然上海公司願意投你,但並不代表著這條路就該這麼走。你需要堅定自己的想法並且完善它!”
三萬記得很清楚,從杭州回來後沒兩天就有一家省內新成立不久的院線公司來找三萬,希望三萬可以改變主意並且加盟他們的院線。
這家院線公司主要做省內各個城市的電影院,以三四線城市為主,二線城市為輔,透過影院的累積形成一定體量之後,公司就會上市。在聽完這家公司對未來的發展規劃之後,三萬扭頭看了眼一筒,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當時三萬悄悄對一筒說:“這家公司想要做的不就是我們以後要做的嗎?我們現在只是想著做好多影院,可以得到一半的分成,如果以後有了院線公司,那麼分成就都是我們的了…”
“我去…你要把電影院的票錢全部賺了?你的胃口也太大了吧!不過我喜歡!”當時一筒很調皮地說道。
“我不得不這麼做!現在一二線城市的電影院不太好逃票,但是三四線城市的電影院在這方面就太泛濫了!賺錢是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壞了市場,影響了電影市場的發展,那就是臭狗屎,那就是中國電影的罪人!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那另一半的分成還得賺,而且不得不賺!這塊兒肥肉這麼誘人,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吃而我卻光流哈喇子!這家院線公司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導航已經有了,前面的路已經明瞭了,難道我們還原地轉圈圈嗎?”三萬笑著說道。
“可以!我支援你這麼鬧!越鬧越好玩了!”當時一筒興奮地笑著。
樸家耀給三萬推薦了一家北京的創投公司,據說這家公司專門做傳媒方面的投資。樸家耀在微信裡和三萬說道:“三萬,你要抓住傳媒這根稻草,把你這方面的優勢盡全力地表現出來!對方可不會在乎你的電影院是否賺錢,關鍵是電影院的背後還有多少潛力可以挖!”
聽了樸家耀的話,三萬如夢初醒,既感到激動又覺得興奮不已!三萬認為電影院在院線公司甚至是城市銷售網的加持之下,一定能打動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