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每天倒頭就睡,因為腦子每天都很累。”三萬開玩笑說道。
“哈哈,我沒你想得多,我也睡得很好!”一筒自嘲道。
“你那是心寬體胖!哈哈。”三萬笑著說道。
“還有麼,你再給我說說,我還想聽你的分析!”一筒已經聽得入迷了。
“那我接著說!”三萬喝了口茶,潤了潤喉。
“好,我再給你斟滿!”一筒續滿茶杯。
“講到婚姻,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就是獨生子女。現在的家庭結構普遍是421,四個老人,兩個大人,一個孩子。孩子從小到大被六個人寵著、慣著、溺愛著,導致孩子從小就養成一個‘最好的都是我的’思維模式。正常結婚年齡是二十多歲,那也就是說這樣的思維模式持續了二十多年,早已成了慣性思維,早已根深蒂固了。談戀愛的時候,這種情況還不太明顯,但是戀愛是兩個人的事,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結婚之後,沒人寵著、慣著自己,那個心理落差之大,很少有人能平穩過渡。更別提公公婆婆、岳父岳母情商不夠的情況了,更是災難降臨。”三萬認真地講解道。
“是…我之前見女友的爸媽,她媽特別喜歡我,但是她爸黑著臉,啥也不說,嚇得我都不敢動…”一筒回憶起見準岳父岳母的畫面時,依舊不寒而慄。
“這和我說的是兩回事,你說的這是爸爸心疼女兒罷了,人之常情,很正常。”三萬回答說。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情商,她爸給我的印象不是很好,如果她爸好好和我說,有說有笑的,那我心裡也舒坦很多!”一筒伸手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不至於,是你心裡沒底氣,如果現在你手裡有家電影院,你不得昂首挺胸,用鼻孔看她爸啊!哈哈哈,那樣就換成你黑著臉了!”三萬打趣說道。
“嘿!等電影院開業了,我再昂首挺胸地去一次!哈哈!”一筒好像知道了害怕的原因。
“說到這兒了,我又想起一點!不論男女生,從小嬌生慣養、百般呵護、溫室裡長大的孩子,沒有經歷過風雨,反而被慣得一身臭毛病!整天哭爹喊孃的累啊、苦啊,受不了一丁點兒委屈。這一點,咱90後格外突出。每天喊迷茫的人有多少,朋友圈裡不是雞湯就是迷茫。剛剛大學畢業,家裡趕緊安排好工作,緊接著工作的椅子還沒坐熱,就立刻給孩子安排相親。家長就像完任務得獎勵一樣,一哭二鬧三上吊地逼著孩子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本身就是自私的行為。拋開這個不說,說回孩子。一男一女,兩個溫室裡的花朵,兩個可能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兩個可能連自己都沒活明白的人,組建家庭,生一個孩子。於是乎,兩個連自己都沒活明白的孩子一起養育一個新出生的孩子。這本身就很荒謬。”三萬再次滔滔不絕。
“是了,我現在還沒活明白呢…而且我還比較反感讓孩子的爺爺奶奶來帶孩子,隔代撫養對孩子的發育也不是很好。”一筒思考後說道。
“嗯哼,我還有個例子,雖然很多人或者說很多普通人不願意承認和接受的例子。很明顯的一點,我們口中的那些達官貴人、富商啊、教授什麼的,這些家庭的孩子大多都很出色。雖然個別幾個‘富二代’太過炸眼,但很多書香門第的孩子一直都很優秀,甚至好幾代人都優秀。比如中國的‘錢氏家族’,很多科學家、文學家、經濟學家;比如你喜歡的王力宏,他們家都是高學歷,還有幾個博士後。就算那些‘富二代’花邊新聞很多,但是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思想很開放,格局也很大,很大程度來源於家庭文化和思想的影響。‘龍生龍鳳生鳳’不是沒有道理。”三萬邊思考邊說道。
“耗子的孩子會打洞……那以後我怎麼教育我的孩子啊?他爸也不是厲害人物啊!”一筒疑惑問道。
“我記得之前看過一則謝霆鋒的報道,他的兒子過生日,謝霆鋒把自己拍電影時的危險動作剪輯到一起,他就是想告訴他兒子說你爸是在用生命拍戲,用生命來賺錢養你,錢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賺來的。”三萬講道。
“嘿,這種方式挺好,讓孩子從小就有很正確的價值觀,不光讓孩子知道賺錢不容易,還能讓孩子清楚你爸我為了養你有多拼命。這種方式真的很棒!”一筒不禁地感嘆。
“是,中國父母和長輩最大的問題就是溺愛孩子,過分地寵,不聽話了就打就罵,可是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自己造成的!如果少溺愛一些,孩子說不定就能多獨立一些,這樣反而很讓人省心!更可怕的是現在的父母發了瘋地給孩子報補習班、興趣班,說什麼贏在起跑線上。我就想問問他們,贏在起跑線卻輸在終點線的意義在哪裡?樂趣在哪裡?”三萬抬高了嗓門說道。
“哈哈哈,輸在終點線!你這句話太損了!”一筒笑噴了說道。
“我說的沒錯啊,這些家長也都是年輕人,他們也經歷過被父母逼著學習的時候。我就問問他們,當初補習老師留的作業,你們寫完了嗎?對不對?你們早就證明過補習班和興趣班是失敗的方式,你們就是活生生失敗的案例!可為什麼還要重蹈覆轍呢?”三萬越說越激動。
“以後我有了孩子,教育他的工作就交給你了。科學家當不成,思想家、哲學家估計能撈一個!”一筒開玩笑說道。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玩不是浪費時間,那是在開發大腦思維,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非要把孩子禁錮在四面牆裡,像機器一樣被輸入常規程式,1+1=2。所以在孩子眼裡一加一隻能等於二,而不去想象一加一還能等於什麼。”三萬有點無奈地說道。
不知不覺,天色已經昏暗,兩個人聊得太投入,都忘記了時間。一筒起身要走,三萬再三挽留在家吃晚飯,可一筒不聽,執意要走。
無奈,三萬只好同意。離別之前,一筒和三萬說道:“我走了,你回去吧!”隨後,那個熟悉的背影再一次漸漸地消失在三萬的視線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