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利可汗不僅不賑災還搶奪糧食,烏護只得將自己所得分給其他部落一些。”
“所以這次,不光是烏護,圖勒諸部也都願意歸降陛下。”
“牧利可汗暴虐無道,氣量狹隘,不光殘忍地對待圖勒諸部,甚至對柔然內其他可汗也屢屢嫉妒疑心。”
“烏護部相信,陛下的仁聖慈愛才是順應天道和人願。”
“願奉天意、民意為陛下驅使。”
俞錚知道發兵伐柔然的時機來了。
可惜他如今纏綿病榻,再無力像馬踏涼州那樣去親征柔然。
地利、人和都有,天時倒還差那麼一點點。
本以為連年的雪災會令柔然南下襲擾九翎的邊境,這樣九翎就有理由發兵。
但也許是牧利的威信大不如前,竟然寧肯搶圖勒諸部的糧食也沒有南下寇邊。
俞錚是久經沙場的人,見過屍山血海,他最不喜歡打仗、死人。
但此刻,他卻無比希望牧利能興兵,給自己一個征討的理由。
他的日子不長了,他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柔然被平定。
……
面聖後,太子沒有將令林格送回行館,而是將他請到了自己的行宮敘舊。
私下裡,令林格顯然與太子更親密些。
“殿下之恩我無以為報。”
“這些年若不是有殿下的幫助,我也無法在烏護內立足,早死在了烏護的內鬥中。”
“也多虧殿下的接濟,我與母親的日子才能好過些。”
俞成靖是禮賢下士的人,何況對待自己的重要盟友,忙還禮道:“世子不必如此介意。”
“你我是朋友,在中原,好朋友如手足,而且你還是我的盟友,我為你做得一切,都是你應得的。”
令林格最喜歡太子的一點便是他擅尊重人。
儘管令林格心知自己是太子的一柄刀、一個暗樁,但從俞成靖那裡,他獲得了足夠的尊重。
即使在他最落魄的時候,俞成靖也沒有像僕從、奴隸般地驅使他,而是給他一個選擇,結盟的選擇。
“這次除了要冊封你為世子,封你母親為左夫人外,還有一件事——”
俞成靖的臉色突然沉了下來。
他不是嚴肅,也不是凝重,是微垂眸光,一霎而來的落寂染滿他的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