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並非無緣故地突然逼長公主出面撮合俞明鸞與梅九郎,而是形勢所迫。
自呼延聖意外身亡後,趙國公世子的位置就非呼延宙與髮妻的兒子呼延令林格莫屬。
根據趙國公夫人賈氏的密報,太子已派玄鼉衛保護這對母子入京,應該是皇帝要在壽宴上冊封令林格為世子。
這些年,俞錚為了削弱柔然做了不少謀劃,其中就包括拉攏被柔然統治的圖勒諸部。
柔然動則能發兵幾十萬,圖勒八部功不可沒。
但圖勒諸部卻因早年戰敗,不得不歸降於柔然,也一直被柔然的貴族所欺壓,嫌隙早生。
而烏護部在圖勒諸部中影響最大,令林格的母親正是烏護部的一位公主。
讓烏護公主重獲尊位,冊封令林格為世子,繼承國公之位,這便是九翎瓦解柔然,繼出使離間後的第二步。
而且太后也預料到,這個令林格將會是青鸞郡主夫君最好的人選。
所以她才要攪局,不想讓這樁親事達成。
眼看著自己布的局,給皇帝和太子做了嫁衣裳,太后怎能甘心。
太后與長公主出師不利,未能讓梅九郎搏得郡主的好感,但太子卻步步為營。
是夜,太子在九成宮陪同俞錚召見了剛入京的呼延令林格。
令林格的容貌十分胡氣,高額隆準,棕灰色的眼珠,臉廓有著刀削般的稜角。
他年紀二十多歲,看著卻要更成熟些,身材魁梧且高大。
髮色雖黑,但額前毛髮蜷曲,腮旁頜下留有一點小鬍子。
“皇帝陛下、太子殿下。”
他單膝跪地,同時輔以烏護的禮節,單手扶肩,有力地頷首。
“不必多禮,平身。”
令林格少年時同母親被賈氏驅逐,逃回烏護,所以他既會說烏護語,也會說九翎官話。
但因為多年未曾踏足過九翎,說話時難免會夾雜著一些語調。
“世子一路還算平安?”
“多虧陛下的親兵衛隊護送,不然出不了柔然就得死在暗箭之下。”
“這一路雖追殺連連,但蒙陛下福澤,有幸躲過去了。”
令林格從懷中取出書信,呈給俞錚,說:“這是我舅父的書信,他願意率部歸降,效忠陛下。”
“也請陛下維護烏護,不被柔然所欺壓。”
俞錚滿意地問:“圖勒八部接連三年受雪災,聽聞馬匹、牛羊都損失不少,朕的賑濟,使者可都送到了?”
令林格面有戚色地說:“烏護部還好,但圖勒內其餘勢弱的部族得而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