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置了幾日後,太子便將馮經綸召進宮來,想當面斥責他幾句,訓誡作罷。
“馮氏在你府上就不要有妾室之名了,你既做官,要注意影響和表率。”
“但念她是個弱女子,也不要驅趕出去流離失所。”
馮經綸氣憤地說:“太子發令,臣不敢不從,可臣不服氣。”
“這些人是與我有仇,所以才故意參我。”
“如果這樣處置我,是不是整個官場,甚至民間,人人都該查一查。”
“臣也知道是誰來參的我。”
馮經綸冷笑兩聲,“一定是御史臺的孫博纓、司馬捷等輩。”
“我甚至知道他們是被戶部侍郎吳大人指使的。”
太子聽出話有別音,便問他道:“你為何如此篤定?”
馮經綸早有準備,他不卑不亢地答道:“臣與吳大人同在戶部供職,對他跟山東府巨賈何氏往來密切一事早有耳聞。”
“不,不光是耳聞。”
“他因不滿臣將今年的瓷器通關文牒給了別人家,沒給何家,便尋出此等微末過錯來參我。”
“這是挾私報復,以權謀私!”
俞成靖知道馮經綸是什麼樣的人,他可不是魯莽草率之輩。
作為卓黨的干將,能站在這裡說這番話揭發同僚,肯定不是空口無憑。
也許早就巴望著吳不知參他,好藉機將吳不知受賄、官商勾結的事兒都抖出來。
“你既言之鑿鑿,肯定是有證據了。”
馮經綸果然有備而來,他從懷裡取出幾頁書信呈給太子。
“這是吳侍郎與何家的往來書信,甚至賄銀以何種方式,經由誰遞轉都寫得清清楚楚。”
俞成靖閱後也是心中震撼。
馮經綸志得意滿地說:“這只是臣所獲數封書信中的一封而已。”
俞成靖手執信件沉默良久,問道:“這種書信,筆跡、印鑑皆可偽造,你可還有其他證據?”
“殿下,吳家在運來櫃坊借的錢,無一不是何家遠赴京中來給銷的賬,臣若是有人證,是不是就鐵證如山了?”
吳不知是潛邸出來的,是皇帝的親信,馮經綸如果不是有十分的把握,不會輕易動他。
恐怕卓黨蓄力已不是一日兩日了。
俞成靖不再懷疑馮經綸手裡有確鑿的證據。
他輕飄飄地放下那頁紙,臉色冰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