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後一個月光景,是日,明鸞往菡萏別館來給姨媽請安。
徐慕禮見隨行的丫鬟婆子帶了不少東西來,邊往裡讓外甥女,邊打趣著說:“元兒這可是將提前備好的嫁妝都拿來讓姨媽過過目?”
“姨媽慣會取笑人。”
明鸞叫捧衣的丫鬟上前來,說:“眼看要下雪了,昨晚母親叮囑我別忘給弟弟妹妹們提前送禦寒的冬衣來。”
“如今府裡進出不便,想讓裁縫做兩件新的是不能了,這幾件襖還是內侍省的司衣監做的,從未上過身,全新的,正好給純兒妹妹穿。”
“這幾床被是家裡手巧的丫頭們趕做的,我瞧著手藝還行。”
徐慕禮是個節儉的人,對這些東西不太上心,有便好,向來不挑新舊,“衣裳你自己留著穿吧,純兒還有幾件呢。”
明鸞笑著答:“純兒妹妹正長個兒,怎能沒有新衣服呢,我記得妹妹愛穿藍,特地找出來的。”
徐慕禮欣慰地摩挲了把明鸞的背,“好孩子,難為你還記得她愛什麼。”
明鸞見小笸籮裡放著一個快繡完的肚兜,大小一看便是小孩子的,誇讚道:“這針線活兒真不錯。”
“眉生繡的,她跟月薔要好,約莫著她也快生產了,趕了好幾日呢。”
徐慕禮略略嘆了口氣,“可惜咱們都出不去,也不知她具體什麼個情況。”
“姨媽也想三姨夫了吧?連我都想他了呢。”
明鸞將肚兜疊好放回笸籮裡,笑著說:“他給我做的竹書籤我還留著呢。”
可不是十分想念麼,一晃肖彥松也離家一年了,之前還能收到一兩封家書,如今打起仗來,書信也不許通了。
“姨夫今冬能回來嗎?”
聽明鸞問起,徐慕禮搖了下頭,神色不無黯然地說:“進了八月就是播種冬麥最好的節氣,他肯定要在江南地區遊巡,怎麼可能回來。”
“這一茬茬的莊稼一年年地種,真不知何時是歸期。”
俞珩那邊還有個準頭,仗打完就班師還朝,可肖彥松這邊卻真真是‘君問歸期未有期’了。
明鸞怕她因傷心而傷身,忙捱過去勸道:“姨媽也別太憂思,過陣子能通書信了,在信裡問問姨夫就是了。”
給肖純送完冬衣又坐了一會子,明鸞便起身要出園子去。
徐慕禮自然要留她用晚飯的。
明鸞卻推辭道:“我也想留在姨媽這兒吃飯呢,但一早太妃差了姑姑來,吩咐我晚飯去清熹齋伺候,就得改日叨擾了。”
既是太妃叫孫女過去吃飯,徐慕禮便不多留了,拉著她的手直送到門口。
“上次你說眉生煲的排骨冬瓜湯好喝,本想留你,讓她再做來,既是這樣,就讓她煲好了送到棲霞苑去,你睡前喝些暖暖胃也好。”
明鸞離了菡萏別館,從蟲鳴居附近的小儀門出了園子,剛繞過畫屏便被一個候在那兒的人攔住了去路。
“苓香?你藏在這做什麼?嚇了郡主一跳。”
遠黛見她垂頭跪著,俯身要將她扶起來。
苓香抹著淚不肯起來,邊哭邊說:“郡主,您讓我留在香藥局吧,我不想走。”
幾個月前,因徇私一事苓香被免了職,未做新安排前她一直留在香藥局,如今府裡給她派了新去處,就不能再多留了。
可這新去處是園子裡蒸嵐榭,做司灑掃的女使,苓香心裡不願意,故特地來堵明鸞,想向她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