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嗣和張惠通的風月官司了了,徐慕歡也算解決一樁心事。
雖然沒能如願跟靖安侯府結親,她也是盡了力,既成全了一對有情人,又能保住徐文嗣的前途。
至於前路如何,還得靠他小夫妻二人去綢繆。
眼看就到端午節,因端午又是女兒節,連出嫁的女兒都會被准許回孃家去轉轉,故舒後恩准俞明鸞和李芳菲出宮歸家小住幾日,以解人倫相思。
阿元一回府自然先去給太妃請安。
天氣日漸炎熱,太妃不願意車馬勞頓去山裡的別苑避暑,便挪到園子裡去,尋個風涼且靠水的居所住上幾個月。
除了跟進去伺候的程娘子,還有俞明澈。
自從明鷺嫁人後,東府愈發冷清了,太妃便讓明澈挪到東府去,留在自己身邊養。
徐慕歡不願意,怕老人太嬌慣孩子,澈哥兒正是啟蒙讀書的年紀,但又不好馬上拒絕。
俞珩倒是提過自己去跟太妃說澈兒的事情,被徐慕歡攔了下來,說是讓澈兒住上幾個月也無妨,到時她再找別的藉口把孩子領回來。
太妃住在臨風樓和觀風臺處,進去前徐慕歡已讓人重新收拾一遍。
除了跟進去的八九個丫頭,五六個婆子,還另派了幾個在太妃跟前伺候過的媳婦,統共不到二十個人。
“我本來想讓你跟我一處安寢,可念著你娘比我更想你,就不霸佔你了。”
太妃歪在羅漢床上笑著說。
程娘子坐在一邊兒正給她打扇,徐慕歡接過邵春娥奉來的茶,奉與太妃。
“春娥,將瓔珞拿來。”
邵氏取來一個首飾盒,太妃笑盈盈地開啟來。
她也不怕熱,招手讓阿元坐過去,摟在懷裡,將一個掛著瓔珞的金項圈套在她脖子上。
那瓔珞不同尋常,玉珠為君,寶石碎為臣,太妃撥動那珠子,竟可以轉動起來。
阿元十分喜歡地說:“呀,真是又巧致又好看。”
“這叫招瑞轉厄珠。”
太妃講道:“京中最時興的樣式,我老了,看頭面首飾的眼光未免古板些,故不愛送你們小輩這類東西,但這個彩頭好,又在佛前開過光,就送與你戴著玩吧。”
“謝謝祖母”
阿元福了福身子還不夠,撲進太妃懷裡蹭了她好幾下。
“這個好東西我要給鷺姐姐留著,等她回門時送給她戴。”
程娘子一聽,登時笑得合不攏嘴,摩挲著阿元的後腦勺說:“這個是你的,你鷺姐姐的已經託人送去長陵邑了。”
阿元其實心裡料到姐姐明鷺也有一個。
這麼巧致的東西,兩個孫女卻只做一個,未免太偏心了,若真一個也不會當程娘子面兒,大張旗鼓地給,豈不是讓人寒心。
阿元故意說給明鷺留著,是想讓程娘子也開開心。
讓她知道這家裡老的小的都記掛著明鷺呢。
“那我給她留的紗大娘也一起捎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