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太后停住腳步,伸手託了賈煜的下頜,讓她抬起頭來與自己對視。
“一味的與縣主較高下,與解氏鬥狠,排擠太子的姬妾,根本就是沒有擺清自己的位置,其實在宮裡連根基都還沒有。”
太后嘆氣道:“我知道,你這幾下子是跟你母親卓夫人學的,可是她是主母娘子,孃家勢大,在內宅說一不二,又有兒子,你所處的形勢與她截然不同。”
“你得先斂住鋒芒,讓太子看到一個委曲求全,小意溫柔,一心一意,滿眼愛他的側妃,先得寵愛,等到有了子嗣,踢走縣主,根基扎穩了,才能跟府裡的其他姬妾鬥狠,掐頭要尖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看看敬和,這次回宮來,顯然比之前更和順了。”
賈煜一聽太后這話頭兒心裡打鼓,她還是有點擔心,她記得母親說過,若是她做的不好,太后失望之下選擇長公主和縣主也未可知。
賈煜先跟太后示了個弱,說:“煜兒就是太想做好,想讓太后認可,才會弄巧成拙,但涼香真不是我——”
“罷了”,太后打斷她的話。
“事已發生,如今十個人裡八個人都疑心是你做的,你便百口莫辯,也無須究其竟了。”
“只要記著這教訓,多做彌補,才是長久之道。”
……
賈煜送太后回宮自有一番體己話先不提,幽藍軒這邊,敬和提及的那位高僧倒是得了皇后懿旨快馬請進了宮。
九翎崇尚道家,京中叫得上名字的,如太清觀、福祿庵、三清觀都香火鼎盛,後來太后愛聽講佛講禪,便建了無相寺,安置了不少來九翎佈道的高僧,漸漸的無相寺也成了皇家禮佛的地點。
市井百姓中也有漸漸跟風禮佛者,十幾年過去,竟到了釋、道平分秋色的地步。
這個懷能雖是佛門中人,但並不一味參禪打坐、誦經講因果,他因年輕時周遊各地,往來西域,故所習醫理頗廣,擅些醫術。
因所用醫方、藥理不同於九翎醫者那般中規中矩,所以被他醫好的人就誇大了他,說他神,說他用怪奇之藥。
然舒綰是醫者,任憑這個懷能再怎麼走偏鋒,終歸離不開醫理、藥理。
開始她還怕這些個人只會滿嘴胡唚,謅神說鬼,耽誤公主病情,但見懷能診治的過程,她也漸漸放下心來,而公主的病也在懷能的診治下很快有了起色。
可懷能終究是佛門中人,少不了宿命一說,病雖治好了,也提議道:“公主尚未取名,以貧僧看,應該儘快取個名字。”
“法師,俗話說小孩子壓不住名字,取了反倒不好,只得一個小名或是賤名且叫著,您怎麼說應該儘快取一個呢?”
在一旁伺候的嬤嬤攤手問道。
“世間人、物各有因果,普通百姓家,怕因小,取了重名難擔當,公主非凡人,若無姓名壓身,如何在人間結果呢?”
舒綰不通佛禪道理,她也聽不懂這些,只覺得公主是懷能醫好的,他既不收金銀錢帛,只想給孩子取個名字,也自然使得。
禮部取得也未必就比和尚取得高明哪裡去。
故舒綰說道:“那法師就給公主取個名字吧。”
“悉檀”
聽著倒古怪,舒後又問何解。
“悉檀乃佛門用語,指普度眾生,普度世人。”
聽起來倒也吻合公主的身份,她既為皇室公主,享百姓奉養,自然要替天下人謀福祉。
“公主降生於是如苦海慈航,非普渡了眾生才能了了這一世的因果。”
俞錚聽他這一解倒覺吉利,便對夏守成說:“傳朕旨意給禮部,以悉檀為公主的閨名,慈航為公主封號。”
“陛下,那公主的封邑?”
俞錚笑起來,笑著接過舒皇后懷裡的公主,也笑夏守成沒有‘悟’,吩咐說:“既是普度眾生,那就需免了眾生勞苦,公主不設封邑。”
“不僅不設封邑,明日起以給公主祈福為名,在京中連續三日設施善的粥棚,京中六十以上老者皆賜錢百文。”
喜歡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