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始畢可汗的問題,蕭德讓沉吟片刻,倒也沒有耽擱太久,便是朗聲道:
“可汗應該知道,此番隋軍來犯,是兵分三路。
按照我們所知訊息,分別是北平府羅藝一路兵馬,以及隋主楊廣親自率領的中路大軍,以及隋國老將邱瑞的一路兵馬。
這三路大軍,分別從三個方向朝我突厥殺來。其中勢力最強,最不容小覷的,無疑是楊廣親自率領的中路大軍。
畢竟是隋主御駕親征,必然有眾多精兵悍將,其實力可見一斑。”
聽著蕭德讓的描述,始畢可汗不住點頭,他也覺得是這個道理。
要是他親自領兵殺往前線,肯定會將最驍勇善戰的猛將帶在身邊。
緊接著,蕭德讓繼續說道:
“至於第二個,那就是羅藝率領的北平府兵馬了,如果只有羅藝一人,自然不足為懼,但北平府還藏著殺手鐧。
有那三位猛將相助,北平府的戰力亦是非同小可,我們如果與之正面交鋒,未必能夠佔到什麼便宜。
所以在下看來,我們最好的選擇,便是隋國的西路大軍。雖然那老將邱瑞,也是一位悍將,但他年紀大了,實力早不如前。
而且,隋國的大將都在楊廣身邊,邱瑞只是策應兵馬,他們恐怕也想不到,我們會選擇從此著手。”
不得不說,蕭德讓分析得頭頭是道,令始畢可汗眼前一亮。
當他知道,大隋兵分三路征討大隋,便是心驚不已。先前他進攻北平府遭遇大敗,這時候大隋打上門來,可不是什麼好事。
但是,在蕭德讓的分析下,他很快明白應該如何打破僵局,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謂的突厥王庭,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場所,而是他這個可汗在哪裡,哪裡就是王庭。
既然楊廣親自領兵,朝王庭殺了過來,那突厥一方完全可以避其鋒芒,直接繞開楊廣,從實力最弱的敵軍著手。
就算不能一舉擊潰大隋,能夠擊敗其一路大軍,也是難得的勝利了。
始畢可汗臉上,湧現出躍躍欲試之色,他微微咬牙,沉聲道:
“軍師所言極是,那我們就從這西路軍動手,定要讓隋國知道厲害,我突厥可不是好惹的!”
蕭德讓緩緩點頭,接著說道:
“可汗英明,我突厥最大的優勢,就是行蹤不定,在隋國大軍趕到之前,他們根本想不到,我們已經離開了。
他們更預料不到,我們會直接朝隋國西路軍動手,等他們意識到情況不對,突厥早已大獲全勝。
到時候,就算隋軍深入漠北也無濟於事,他們根本無法取得任何戰果,而突厥卻擊敗了隋國的一路大軍。”
在蕭德讓的描述下,始畢可汗再無半分猶豫,他頷首高呼道:
“那就這樣辦吧,即刻調集大軍,留下部分兵馬在王帳之中,剩下的人隨本汗迎戰隋軍!”
始畢可汗並沒有將所有兵馬帶走,這裡畢竟是王庭所在,留下一點兵馬在此虛張聲勢,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突厥各部首領紛紛拱手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