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到底,也是因為陳默,“萬一以後陳默知道是你供我出國讀書,在他眼裡我成什麼人了?”
“我不告訴他不就行了?”趙伯言這點還是可以保證的。
而趙伯言至今都記得,遲佳對他說:“那也不行,我不想我和陳默之間,有任何一丁點的瑕疵。”
說這話時,她的眼裡,特別幹淨。
只是結果證明,她把一切都想得太美好了。
留學圈子就這麼大,到了美國的遲佳,依舊保留了國內的習慣,愛混圈子,或許在她看來,混比自己厲害的圈子,做更厲害的人,各憑本事無可厚非,但她不會想到,任何好處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陳默剛到密歇根沒多久,就被姑娘盯上了,陳默被當時的新室友邀請去參加這個姑娘的生日趴,不成想碰到了熟人。
他在人群中發現遲佳的時候,遲佳正和一個abc交頭耳語,很是親密。
在這裡見到這姑娘,陳默其實並不意外,國內時,她就很能混圈子,只是這時的遲佳,和在國內時穿得很不一樣,低胸上衣配直筒牛仔褲。
她向他走來時,陳默的眼神,就從沒低過她鎖骨以下。
他問她:“你怎麼在這兒?”
以為她會說,她是誰誰誰朋友的朋友,被邀來玩——陳默不就是這麼來的。
她卻笑吟吟地說:“因為你呀!”
他們之前偶遇過挺多次,學校裡,圖書館裡,只是那幾次他都很忙,不是在去上課的路上,就是在查資料,與她也只是打個照面即過,沒多說過幾句話。
不像今天,在朋友的朋友的生日趴上,還能喝上兩杯。
那晚的壽星姑娘本想和陳默說上幾句的,卻被遲佳很不客氣地搶了先機。
只能約大家立秋那天一起包餃子。
所有人都請了,唯獨沒請遲佳。
包餃子那天,陳默沒見到遲佳,倒是見到了在生日趴上,曾和遲佳聊得火熱那個abc。
聊熟了之後,才知道對方不是abc,只是比他們早幾年來美國讀書,家裡有幾個錢,商業頭腦也有,如今辦了個留學教育的中介,很多不熟的人,都會誤以為他是abc,而熟的人,都喊他老李。
老李一直心心念念,想著要把遲佳叫過來。
在座的女生們起鬨:老李,你是不是想泡她?
老李否認:沒有的事兒。只是我國內一好哥們兒,託我關照下她而已。
這圈子,基本都是有點家底的,遲佳這種削尖了腦袋硬要往裡擠的,有人樂意,自然也就有人不樂意,一姑娘就問:“老李,我上回聽你說,有一妞,陪了你一富二代朋友倆月,攛掇你朋友把車賣了幫她填學費,結果一出國就看上了別人,把你朋友踹了,你那朋友還對她還心心念念……該不會就是這遲佳吧?”
另一個男生一聽,也勾起了回憶:“老李,你上回問我有沒有朋友要收二手瑪莎……”
老李把話題岔到別處去了,傳聞的事最終作罷。
陳默低頭包餃子,起初還挺意外,可再想想,倒也不覺得意外了。
在國內,遲佳這姑娘就愛混圈,朋友多,男性朋友更多。他也不是沒納悶過,向南星怎麼會和這樣的姑娘成了閨蜜——
實在不符合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準則。
他對向南星,直到那時都還是有好感的,哪個男的,對漂亮、幹淨又沒什麼心機的好姑娘,會沒好感呢?
他剛進大學那會兒,也動過要追求她的心思,沒成想那個商陸先了他一步,他當下是覺得有些可惜的,但也算不上失戀這麼嚴重,便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說他喜歡的是遲佳——
在當時的陳默看來,遲佳這姑娘,拿來做擋箭牌再合適不過。
遲佳在男生圈裡特別吃得開,他說他喜歡遲佳,沒人會懷疑。遲佳也不會注意到他,畢竟,她的備胎太多了。
即便從北京來到了密歇根,她的異性緣也一樣,只增不減。
只是陳默沒想到,那個被遲佳看上的“別人”,會是他。
直到遲佳第三次找他,他終於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她第一次找他,是向他討教,他是怎麼拿到密歇根大學醫院實習資格的。對於一個研一的學生而言,能這麼早進大學醫院實習,很難得。
這事,陳默沒能幫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