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很久很久前在音樂平臺上看到的評價,“常望宇有那種魅力,讓你覺得未來是他的。”
目前事情還在發酵,論壇和某乎上大家還願意帶腦子,在熱搜上可真就被黑的沒眼看了。
常望宇姜祈、常望宇董事長、常望宇金主甚至常望宇的名字後面帶著戀某癖,慘不忍睹。
那場曠日持久且愈演愈烈的爭論又開始了——《不獨獨予》到底是不是常望宇十四歲的自作詞曲呢?讓我們優雅吃瓜,拭目以待。
晏若愚強忍著不適點開“常望宇”詞條。
嗯……大型撕逼現場。這種時候最跳的就是黑粉和對家粉,汙言穢語層出不窮,惡毒詛咒張口就來,簡直不要更喪心病狂。
要擱別家粉絲就上去剛了。
偏偏常望宇這人的支持者分兩撥,一撥是歌迷型的,欣賞作品,這撥人和大多數路人是一個型別的,吃著瓜卻不信瓜,不信瓜還要等著吃後續的瓜,屬於“先等等再看看”風格;另一撥是粉絲型的,把流量飯圈那一套學了個透,屬於“敢說我愛豆咱們就同歸於盡”風格。
按理說常望宇這四千萬粉,就算前者後者對半分也有兩千萬,正面剛不會太吃虧。但是正面剛有個致命的弱點,叫做“生靈塗炭橫屍遍野”,就是一開啟評論區,各執一詞所有人都在罵人,誰都佔不了便宜。
而且微博的評論是按回複量算熱度的——正面剛的話,所有人都去罵黑評,往往會把黑評頂在最上面。
以往的當紅炸子雞都經歷過這種事情。粉絲們生著氣去跟黑子理論,越理論越生氣,最後爆著粗口和黑子對罵,一邊罵一邊哭,一邊哭一邊號召淨化……
所以晏若愚估摸著常望宇的粉絲後援會裡應該有常家的人——實在是粉絲應變能力太快簡直不科學。事情一出營銷號立刻就開始帶節奏,可是評論畫風太詭異了。
放了論壇原影片的營銷號,評論裡清一色都是“私生飯原地爆炸”,黑評彷彿被自動遮蔽,既沒人回也沒人看,沉得很徹底。
——其實是常望寅讓人刪掉了吧。
熱評裡的確有提到“常望宇跟著姜祈”類似的話,回複又是清一色的“徒弟跟著師父沒毛病謝謝”“師徒關繫了解一下”,晏若愚覺得這大概是常望寅故意留的。
至於討論《不獨獨予》的營銷號……評論裡從上到下齊刷刷只有兩個字,“假的”。
剩下的說睡什麼粉、約什麼炮、包什麼養等等之類的營銷號下的評論也都如法炮製,但相關話題下討論太多,營銷號倒是好控評,其他的帖子就很難看了。
“不是我說,常望宇這種毛都沒長齊的小崽子,能寫出什麼瘠薄玩意兒來,還最年輕的未來天王,不能要點臉嗎?原來是傍著金主呢,我可去你媽的吧!”
“現在的孩子,小小年紀不學好,進娛樂圈就算了,還上趕著給人糟蹋,腌臢東西。粉絲少來,罵我司馬。”
“首頁他的粉自動取關好嗎?粉絲別來,來一個你蒸煮原地爆炸!”
……
晏若愚知道人紅是非多,也知道常望宇經歷過大黑,最厲害的時候遠比這要恐怖。
晏若愚也聽姜祈說了,這是常家唯一一次替常望宇出手,沒有上一次,也不會有下一次。
這次是常望寅的手筆,輿論導向和輿論控制一個都沒落下,局面尚且如此,那之前呢?
那個時候是十四歲還是十五歲?傷心的時候是怎麼做的?別人沒有實力才被評頭論足,他靠著實力走下去為什麼也要經歷這樣的不公?
晏若愚突然想去常望宇超話裡看看。
不出所料,這種事情總能引起人對似曾相識的事情的回憶,整個超話裡哭聲一片,喪的一比。
“又碰上大黑了。入坑三年,每年一次。希望這次以後,小宇這一年都能順順利利的吧。”
“小宇還是孩子,他們真能狠的下心。”
“我剛入坑那年,碰上宇家最黑暗的那幾天。淨化、控評,黑粉對家群魔亂舞,一天解除安裝了二十七次微博,下載了不敢看超話,看不下去就解除安裝,解除安裝了又不放心……整整三天不眠不休飯都顧不上吃,我……”
“高一吧,那次被大黑的時候,聽說公司去學校把人帶走了,嚇的躲在學校衛生間刷淨化,他被帶走八個小時一點訊息都沒有,那時候我真的恨透了黑粉。”
晏若愚關了介面,深吸一口氣。
到底經歷過什麼呢。
鍵入“常望宇採訪”,晏若愚看到一個網盤連結,據說有常望宇出道以來高考之前的所有演出及採訪影片。隨便點開了一個。
畫面上是三四年前的常望宇,聲音還在變聲期,那一點慵懶的磁性就像夏日裡陰涼處的一點微風,恰到好處的舒適與撓人。
“平時會關注網路上的批評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