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羽知道曾家的兵權沒有那麼好拿,意料之中罷了。不過拿不到武州十萬守軍的兵權也沒什麼,到時候所謀之事稍微麻煩一些罷了。他內心不屑,朝曾後施了一禮便退回了人群之中不再言語。
齊王蕭天慕本想開口為蕭逢爭取一下,只是蕭逢同樣未上過戰場,提出來不過是自取其辱再讓曾後拒絕一次罷了。
“謝家的副將和左右偏將軍呢?”增老國公想了想,問道。若朝中選不出與謝遠相當的將領,由謝家軍的左右偏將領軍也是可以的。
斥候答道:“回老國公,左右偏將隨行謝將軍一同前往鷹澗峽,此時也無法取得聯系。副將軍早在一月前便遇刺身亡了。”只是訊息還來不及傳回燕京,謝將軍就同樣遇襲失去蹤影了。
留守玉巖關的五萬將領當真是群龍無首。
“憲鈞侯何在?”曾後在文武兩官身上掃了一圈,不由頭疼。
大燕尚武,在太祖高祖時期武將是一抓一大把,從來不會出現沒有人帶兵打仗的情況。但是先帝時忌憚將領兵權過多,便開始慢慢尚文輕武以取得平衡,如今更是隻有為數不多的幾位將領。除去炙手可熱的褚洄、謝遠和燕陽,剩下的要麼就是些低官微職和領軍打仗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小將,要麼就是些太祖高祖時留下的老弱殘將。
“回娘娘,燕侯爺前幾日大病一場,如今還在榻上下不來呢。”一名文官弱弱地看了齊王一眼,所言之意甚是明朗。
百官也早就耳聞此事,得知前幾日齊王府派出了一頂小轎將燕候的千金不聲不響的接到了府中,成了齊王世子的賤妾。而一同在宮中出事的那名宮女黃杏卻是個貴妾。此舉實在太打燕候的臉,燕候當日便大病了一場,畢竟也年過半百,連請了好幾位禦醫才將人緩過來。現在還躺在床上喝著苦口良藥,臉色慘淡呢。
曾後氣的摳緊了尾甲,早知今日會出這等事,她就開個口幫燕悅向齊王求個情了!憲鈞侯沒有大病那今日之事就甚好解決,他又是高祖時就徵戰沙場的老將,縱使歇養了幾十年,不說經驗豐富也比蕭羽蕭逢一流的好太多了。直接讓憲鈞侯帶兵前往玉巖關就萬事大吉!誰知……誰知他如今就因為燕悅之事生了病,玉巖關戰事又刻不容緩,不可能待他病好再前往!
兵部尚書猶豫道:“娘娘……正巧嘲風將軍就在燕京,不如……”
百官知道曾後有多忌憚豫王,紛紛滿頭大汗的看了一眼吳大人。吳大人在這個時候敢提出讓褚洄領兵也著實在挑戰曾後的極限了。
曾後幽幽地看了他一眼,聲音怎麼聽都覺得十分的咬牙切齒:“來人……宣,嘲風將軍入宮見駕!”
褚洄慢吞吞地進宮時已至正午,早朝還未散。或者說,發生了今日這等大事,沒有人敢散。
他未著朝服,身著墨色長袍,看似閑庭信步,實則步履快速。那頎長的身形透著一派與世獨絕的風華氣度和恣傲囂張,只是那張冷冰冰的俊臉疏離地寫著生人勿進。赤羽微垂著頭跟在他身後,面無表情的樣子也有震懾人事的翩翩氣度。
朝中眾人早就習慣了褚洄這副態度,畢竟只要有本事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被原諒。就算有人看不慣你,也沒那個膽子來動你。
褚洄帶著赤羽翩然走至正前方單膝跪地,悠悠道:“參見陛下,太後。”
瑞嘉帝連忙道:“將軍快快請起。”
“不知陛下召見所為何事。”褚洄道。
瑞嘉帝看了曾後一眼,見曾後灼灼地目光放在褚洄身上,眼神莫名的樣子,半晌才示意那名斥候將定國侯謝遠遇襲,玉巖關五萬守軍群龍無首,豐州為難在即的事情說了一遍。
“事情嚴重,雖豐州非鎮西軍守地,還是要勞煩將軍走一趟了。”斥候說完,慶國公曾如琥適時地插了一句。他強調了豐州非鎮西軍守地這句話,似乎是在暗示褚洄什麼。
褚洄看了他一眼,面無表情地冷哼了一聲。
赤羽連忙擔任翻譯官的職責,朝慶國公作揖道:“將軍的意思是,同為大燕子民,守護大燕為朝廷分憂之事本就是職責所在,擔不得勞煩二字。更何況謝將軍也是多年成名的老將,能有緣一見也是我們將軍之幸。”能從褚洄的一個哼氣聲中解讀出這麼多話來,顯然是在空口說白話,這位將軍親衛也是個人才。眾人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並不在意褚洄的冷傲態度。
曾如琥板著臉,剛欲說什麼,就被老國公曾丘雲一個眼神制止。
眼下是要求著褚洄辦事的時候,還不宜得罪於他。
曾丘雲畢竟是老狐貍,捋著鬍子笑道:“褚將軍,北境危機還要靠你解救於危難,北漢三十萬大軍雖數目眾多兵強馬壯,但是武州同樣是大燕之重,萬萬不可能將全部兵力派去豐州,還望你諒解。”
他一說完,一些中立或對立的官員一片嘩然。
雖然老國公說得有理,不可能將武州十萬守軍全部派與褚將軍前往增援。但是這麼話裡話外毫不留情地說出來也著實太令人心寒了。要知道北漢大軍有三十萬,且個個虎背熊腰身強馬壯,不論生死不明身處的鷹澗峽的兵馬,玉巖關此時只有五萬守軍。五萬對上三十萬,可以說是以卵擊石。
褚洄瞥了他一眼沒有說話,赤羽抱拳道:“敢問老國公,武州可以派出多少守軍?”
曾丘雲與曾後對視一眼,複又道:“兩萬。”
他這話一出,剛剛的嘩然頓時鴉雀無聲。百官皆以為,燕京有十萬守軍,加上京畿十三營就是有十一萬大軍,要暫時應對武州的突發事件綽綽有餘。再不濟朝廷也該從武州守軍派出一半來交於褚將軍,十萬對上三十萬雖還是危急,但有褚將軍在說不定能以少勝多,力挽狂瀾。可曾後竟然連一半都不肯交出!
站在曾國公這兒一派的官員們與中立和對立的官員們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一方說玉巖關是天塹,易守難攻,有七萬大軍足以支撐到調其他兵力前往支援。一方說此計猶如做夢,縱是武神轉世也難以守下邊疆平安。
一時場面熱鬧不已,百官無論文武都積極地朝對方噴著口水,看樣子是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