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卻以為,賈寶玉提出的新制極好,雖鹽商總行分行,由商人們自行運作,可朝廷卻可派人監督,如此一來,他們為了能賺更多銀子,自然不會和朝廷對著來。”
“甚至於,比朝廷直接下派官員更好,而朝廷也不用養再多的鹽政官員,省力省錢。”
“更重要的是,如果賈寶玉所言有理,朝廷只負責徵收鹽稅,將大大降低鹽稅損失,可以預料,未來朝廷將增加不少鹽稅收入。”
“故而,臣覺得,此新制,不僅合乎官鹽官賣的本質,同時還暗合眼下朝廷的痛處。”
說起痛處,眾多大臣都明白是什麼,就是國庫日漸空虛的問題。
如果鹽稅每年能夠增加一些,對於緩解國庫的空虛,大有裨益。
這個理由,是他們誰都無法拒絕的。
一時間,支援賈寶玉的大臣變得多了起來。
靖元皇帝心裡其實早有成算,見此結果,自然是樂得其見。
只不過,這件事情很大且很重要,既然一時間沒個定論,靖元皇帝便想著拿到朝會上去商議。
翌日。
當靖元皇帝讓太監讀完賈寶玉的奏疏時,朝中文武百官都很震驚,畢竟是從未有過的理念,百官們為此吵得不可開交。
有人反對賈寶玉提出的新制,也有人支援,還有人在觀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接連兩三天,百官們都沒有吵出個結果來。
但靖元皇帝卻有些等不了了,既然眾人意見難統一,那就執行廷推。
所謂的廷推,算是一種朝會上的投票站隊,每當遇到大事,君臣們無法意見不同,無法決斷時,就用此辦法,做出最終的決定。
也就是少數服從多數的辦法,哪邊支援的人更多,就按哪邊的結果決定國策或是大臣人選。
當然,絕大多數情況下,很少會出現廷推,一般國家大事,或是大臣任命,皇帝和內閣就能決。
一聽靖元皇帝要廷推此事,文武百官們,自然十分重視,紛紛開始說服官場中的朋友師友等支援自己的看法。
也就在這暗流湧動之中,葉大人和郭大人再次會面,而且兩人皆面帶喜色。
“沒想到啊,真是沒想到,少主竟然提出了這樣顛覆我等認知的辦法來,讓老夫大開眼界了!”
只見葉大人讚歎道。
郭大人則眉飛色舞地接話:
“葉老,您是沒看到,朝堂上那些受過鹽商好處的人臉色,刷得一下變綠,又刷得一下變紅。”
“只能說少主這一手釜底抽薪,真是神來之筆,讓這些人怎麼也沒有預料到。”
葉大人笑呵呵地說道:
“是啊,這次少主的表現,讓你我都開了眼了,這下老夫方深刻體會,那讖語中‘銜玉而生,天恩厚澤’的意思。”
“誰能想到,少主不過十二歲,就能提出這樣的想法來,老夫現在都可以想象,甄家、鹽政官吏以及鹽商們面如死灰的神色了。”
喜歡紅樓:開局銜玉而生請大家收藏:()紅樓:開局銜玉而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