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滿朝皆驚 各有見解
正如賈寶玉所想,當他將所有罪證,以及上疏革新鹽政制度後,靖元皇帝和朝堂大臣們都震驚了。
不僅僅是因為賈寶玉提出了顛覆性的理念,還因為賈寶玉在最後提出,如果革新鹽政制度,將增加不少稅收。
靖元皇帝最先確定就是賈寶玉上呈的罪證,看到這些罪證後,靖元皇帝喟然長嘆:
“朕果然沒有看錯他,不枉朕等他這麼久,給朕交出了一個滿意的答覆,好!太好了!”
其實靖元皇帝早就做好準備,拿鹽政衙司以及鹽商們開刀了。
即便賈寶玉最終沒能查出實證來,他也是要動手的了。
賈寶玉上呈了最終證據,靖元皇帝自然就更有底氣和理由對他們下手了。
至於革新鹽政制度,更是讓靖元皇帝眼前一亮。
對於他這個皇帝來說,目前最主要面臨的問題,就是鹽政腐敗,鹽稅被偷盜等,這些都是他不想看到,也絕不願允許存在的。
可官鹽官賣,是千百年就一直奉行的制度,歷朝歷代皆是如此,大盛朝的鹽政制度,其實已經吸收了前面王朝的經驗,至少杜絕了皇親國戚以及權貴們插手了。
只可惜,沒了權貴,又多出了一些富庶的鹽商,這些鹽商雖沒有政治地位,可他們富庶到足夠拉攏任何‘腐蝕’一位鹽政的官員。
漸漸的鹽政衙司和鹽商們,已經不分彼此了,所有利益往來,都成了正常往來,外人根本察覺不出來。
再加上甄家的入場,這個在江南盤踞了上百年的家族,插手鹽業後,立馬就成了鹽政衙司和鹽商們的領導者。
靖元皇帝自然很是忌憚,可因為種種緣故,他一直沒有徹查,直到去年戶部少了一百萬兩的鹽稅,他知道是時候該徹查了。
正巧那時他需要抬高賈家的地位,便點了賈寶玉為狀元,又因賈寶玉是風羽衛副都尉,靖元皇帝心想幹脆讓賈寶玉去明著查一查,他則暗中冷眼旁觀。
如果賈寶玉能夠查出來什麼,自然更好,如果查不出什麼,也足夠讓他這個皇帝,有拿鹽政官員鹽商開刀的理由。
只不過,因為時代的侷限性,靖元皇帝的想法,只是查辦一些官員和鹽商,抄沒他們的家財,再換一批新的官員,扶持一些新的鹽商罷了。
而賈寶玉不僅查明瞭鹽政官吏鹽商們的罪證,還提出了顛覆性的革新辦法。
靖元皇帝可以想象,一旦這鹽政新制實施,就是對舊鹽商們最大的打擊!
當天,靖元皇帝就再次召見大臣,商議這新制,到底可不可行。
“賈寶玉這個新制,真是前所未有,朕觀之可行,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其實靖元皇帝完全可以不用在意大臣們的意見,直接推行鹽政新制,但他明白,如此強硬,推行下去,未必會有好結果,因此必然得先問問眾多大臣的意見和看法。
最主要,鹽政中的利益,牽涉甚廣,靖元皇帝不敢確信,朝中是否有大臣和鹽政有關聯。
若直接推行,有大臣心有怨恨,故意使絆子,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而眾多大臣看完賈寶玉的奏疏後,皆感震驚,這畢竟是前所未有的理念。
過了好一會,才有大臣站出來說道:
“皇上,臣以為賈寶玉所言,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官鹽自開採以來,歷朝歷代,皆由朝廷控制。”
“賈寶玉所提新制,將由商人們自行決斷,此乃取禍之法,萬萬不可行。”
話音剛落,就有人站出來支援這種說法,覺得賈寶玉就是胡作非為,絕不能採納。
可很快就有人支援賈寶玉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