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僅僅三個月的時間,整個大明除了少數幾個地方據城死守之外,大多數地方都已經在新軍的佔領之下。
這麼廣闊的地盤,新軍總計不過20萬的兵力看起來就有些不夠用了,唐澤又開始募兵了。
這次募兵,有一部分是從宣府鎮招募的,但大多數還是選得各個地方的農家子。
本來新軍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宣傳軍隊的政策,光是優先分田這一點就足夠百姓們踴躍參軍了。
再加上新軍如今的高層,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軍中上來的,更何況只要參軍,軍隊還會教人讀書認字。
就光是最後一條,都有無數人搶著要報名,畢竟大多數百姓要想供出個讀書人,那都得花幾代人的功夫。
而現在只需要參加軍隊,就可以免費教人讀書認字,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好事啊!
而且新軍計程車兵地位和大明士卒完全不同,他們那威風和軍紀,一看就讓人心馳神往!
老百姓不傻,他們一個個精明著呢!這麼好的事,要是不積極點,那才是真正的傻子呢!
唐澤走出府門,站崗計程車兵朝他行了一禮,他回了一禮,回頭看了眼府門,上書鎮國公府四個大字。
這是當初崇禎封他為鎮國公之後賜下來的,這都是成例,只是他之前從來沒有住進來過。
這次攻入京城之後,他並沒有選擇住進皇宮裡,說實話是他自己也怕,怕自己抵抗不了皇位的誘惑。
那種掌握天下、手握乾坤的權力,很容易讓人沉迷進去!
他覺得自己很難長時間抵擋這種至高無上的誘惑,估計也很少有人能抵擋這種誘惑。
至於那些說著要是我上我行的人,唐澤是不太相信的,說易行難!
他這些天除了處理京城的貪官汙吏之外,還在考慮未來國家的權力核心,將所有權力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顯然是不合理也不合適的。
至於繼承製度,其實在他心裡也很不合理,但他不能也不敢在這方面下手。
他肯定不會長久留在在這個世界,但他也有需要承擔的責任,柳如是、崔婷月,還有那些無怨無悔跟著他的下屬。
這些下屬有一部分是真心認同他的理念,但其中一部分肯定是為了前程,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大公無私的,聖人都有私心,他也不例外!
所以,有限的繼承製度是必須存在的,但其中的度肯定要把握好,父死子替這種肯定不行,不合理也不合適。
唐澤邊走邊思考,走著走著就發現自己來到了皇宮門口。
皇宮大門敞開,有不少太監聚集在宮門口朝往張望,眼神惶恐,表情畏懼。
他的腳步停了下來,太監這種存在也是一個麻煩,這種畸形的產物本就不該存在的。
整個皇宮有數萬名太監,算上宮女,兩者加起來可能有十萬以上。
宮女很好處理,人數沒有那麼多,崇禎已經放過一波宮女回家了,他可以發一筆錢送回家。
但是太監卻不同了,他們的身體有殘缺,大多數在心理上都有問題,也沒有學會生存技能。
送回家的話,很可能會被家裡人嫌棄,周圍都是異樣的眼光。
如果就這麼把他們放入社會,大多數人都可能被歧視,也沒幾個人會招他們,能活下來的人只有一少部分。
說到底這些太監的存在,是制度是時代產生的悲劇,也是一群可憐人。
他們中大多數都是家裡窮,被父母割雞送入宮中,要麼就是活不下去了一狠心自己割了。
總而言之,唐澤不會放棄這群人,需要想一個辦法讓他們也能活下去,也許當工人靠自己勞動活下去也是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