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他們肯定不蠢,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唐澤冷笑一聲,“因為他們怕了,因為他們不信任軍隊,因為他們總以為所有人都是講道理的!”
要按照唐澤的想法和計劃,他正有目的地朝一眾成年皇族,以及各投降派裡面摻人。
到時候,等宋欽宗任命李綱為宰相之後,就是屠刀舉起之時。
在他的心中,徽欽二宗就不說了,在他的必殺名單內,宋高宗趙構也不是什麼好鳥。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年紀還小的親王當皇帝,由李綱輔政,那些投降派都殺光了。
只要汴京不被攻破,以北宋的綜合國力來看,完全是碾壓金國的,只要漸漸熟悉了金國人的戰法,對方就更沒有希望滅亡北宋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他設想中最理想的狀態,不過應該有點難,畢竟那些人也不是木偶。
……
時間一天天過去,學習會的效果很好,在唐澤後世知識的洗禮下,大家對於投降派已經是深惡痛絕了。
直到他看到了宰相們的一份決議,這個世界的歷史終究是沿著相似的軌道前進。
經過多年和金國的溝通,聯金抗遼的計劃已經正式達成,宋朝決定以童貫為主帥,蔡攸為副帥,往遼國南京進發。
雖然童貫是主帥,但唐澤知道,這場戰爭的主要戰力卻是郭藥師的怨軍。
最讓人無語的是,這麼一支遼國的降軍,卻是宋國最能打的軍隊,連種師道的西北軍的戰鬥力也比不上怨軍。
在出徵的時候,汴京城內一片歡呼之聲,好像戰爭還沒有開始,宋國就已經贏了一樣。
唐澤手下的汴京日報,也報道了這件事,不過看法卻是截然相反。
《論宋國戰敗的五大原因!》
《和遼國的這場戰爭合適嗎?》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報紙銷量驟降,在民間罵聲一片,甚至還有人罵汴京日報是國賊。
眼前民間的呼聲愈演愈烈,報紙的發行岌岌可危,唐澤卻是不動如山。
兩個月後,戰爭的結果傳來,童貫、蔡攸大敗而回!
這下那些民眾啞火了,不過還是有一些怪話,說是報紙通國導致的戰敗。
朝廷命令童、蔡二人再攻燕京。
結果令人失望,童貫派劉延慶領兵10萬出雄州(今雄縣),以郭藥師為嚮導,渡白溝,進攻燕京。至良鄉,遼將蕭幹率軍抵抗,劉延慶戰敗,閉壘不出。
郭藥師請命倍道偷襲燕京,遂與高世宣、楊可世率兵6000人,半夜渡盧溝而進。宋將甄五臣領5000騎兵奪取迎春門,攻入燕京,郭藥師等陸續趕到。
蕭幹率精兵3000人回救燕京,與宋軍巷戰。劉光世背約未至,郭藥師失援而敗,與楊可世棄馬縋城而出,宋軍死傷過半,高世宣戰死。
劉延慶在盧溝南紮營,蕭幹分兵截斷宋軍糧道,並設計欺騙宋軍。
第二天,劉延慶見火起,誤以為遼兵至,即燒營而逃,士卒自相踐踏,伏屍百餘里,蕭幹縱兵追至涿水而還。
宋軍退保雄州。
至此伐遼之戰徹底失敗!
喜歡我是諸天救星請大家收藏:()我是諸天救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