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能夠面見南鷹揚,正是我等心願!”墨明、墨成相視一眼,喜形於色。
這兩個小子,為何竟會這麼激動的!墨喆微微一怔,隨即搖首一笑,當年自己十七八歲之時,似乎也如他們一樣意氣風發吧?仰慕英雄、渴望成為英雄,正是每個少年郎的心中夢想…..想著,墨喆突然發現自己的心思也有一絲躁動,縱有一身才學,總要有人賞識才不負此生啊!
一雙雙結滿老繭的手裡,揮動著輕快的鞭影,聲聲脆響之中,一頭頭耕牛仰首嘶鳴,帶出身後條條泥浪翻滾。沉寂已久的黑土地上,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春水清潤,飲野土地,無不預示著來年的生機勃發、春意盎然。
一群群的農夫或埋首耕作,或拄鋤小憩,古銅色的額頭上汗水淋漓,卻遮不住那一絲溫暖與愉悅。有人慢悠悠的踩著農事節拍,耕耘著深褐色的沃土,彷彿要將生命和希望的種子提前播灑,有人相互攀上寬厚壯實的肩頭,似乎正在透過靜聽彼此厚重的呼吸,感受著那份重生的喜悅,再將過往那無盡的痛苦永遠埋藏。
一個老人顫巍巍的跪倒在泥土中,用手抓起一把,放在手心細細碾碎,額上深深的丘壑突的蠕動起來,一如身邊那泥土翻湧現出的淺溝。一顆渾濁的淚水緩緩落下,帶著對金秋最美好的期盼,提前滋潤在這片希望的田野裡。
墨喆怔怔的望著,他無法盡知這些農夫和那位老人的心中所想,卻充分感受到那份壓抑日久卻一朝破土而出的希望。鷹揚中郎將……這位傳說中的名將,一向將失敗與死亡帶給敵人的強者,而今,究竟他又將怎樣的希望,賜給了渤海的民眾?竟能令這些祖輩輩重複著農事的農夫家族迸發出如此灸烈的活力!
喧囂之聲遠遠傳來,一大群人沿著埂道走了過來,當先一個少年將軍儀容俊秀,面容恬淡,他正遙指著遠方條條不斷縱橫延深的道路,口中發出一連串的指令,盡是一派指揮若定的風範。
身邊數十名各級官吏無不全神貫注的側耳傾聽,不時在手中笏板上細細記錄,更有人不時舉手發問,盡顯嚴謹作風。
“聽說鷹揚中郎將年方弱冠,難道說…..”墨明眼中大亮:“眼前的這位將軍便是?”
“非也!”那都伯微笑道:“這位將軍是鷹揚中郎將屬下軍司馬,兼太守府道橋掾----馬鈞!”
“什麼!只是一位掾史?”幾位墨門英傑一起低聲驚呼:“南鷹揚屬下果然是精英輩出!”
那少年將軍似乎聽到正有人議論於他,扭過頭來向著墨門三人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遙遙行了一個軍禮。
墨門三人慌忙在馬上回禮,正欲下馬一敘,卻聽遠遠蹄聲如雷,一隊約百人的黑甲騎兵疾馳而來。
但見人如虎、馬如龍,一隊百餘人的騎兵卻現出千軍萬軍的磅礴氣勢,當先一位青年大將,不怒自威,英挺之氣撲面而來。
墨喆以徵詢的目光向身邊都伯望去,卻見他正低下頭去,向著那青年大將恭敬施禮,不由脫口道:“難道這位將軍才是南鷹揚?”
“先生,您又猜錯了!”那都伯一直目送那青年大將遠去,才一笑道:“這位將軍是平川都尉李進將軍,我軍一等一的神射手,正是本人的直屬上官!”
“又不是啊!”墨成有些失望,卻又讚道:“不過這位李進將軍真是英武不凡,定有萬夫不擋之勇!”
“當然!”那都伯又是傲然一笑:“李進將軍當日在長安城外全殲西涼前鋒叛軍,只是一刀便將敵酋斬於馬下!”
“厲害!”墨門三人不由倒吸一口氣。
嘹亮之聲再次從前方傳來,但見前方人頭攢動,正圍著一座高臺靜聽一位英俊的年輕官員大聲疾呼。
“……各位父老鄉親,此次推行的屯田之法正是功在千秋,利在當代,每丁可獲二十畝田地,第一年以什三之數繳納田畝之稅,第二年便繳什一,第三年更降到三什稅一……屯田五年者,二十畝田地盡歸私有…...每戶若有入選軍伍者,稅賦還可酌情再減…….從軍者若是為國捐軀,除卻憮恤之資,其父母妻兒還由太守府每年撥糧十石供養…….”
那年輕官員滿臉盡是誠摯,奈何其慷慨激昂之語不時被臺下不斷爆發出的陣陣歡呼所斷,他不僅不以為意,反而露出無比欣慰之色。
“這位是?”墨門三人有了前車之鑑,不敢再妄加猜測。
“這位可是我家將軍的最早部下了!”那都伯微笑道:“屯田都尉棗祗!休看這位大人斯斯文文,一手劍法卻是可在我軍稱冠!”
“……文武兼資啊!”墨門三人又是一陣驚歎。
“其實,說來三位先生也許不信!”那都伯似乎有意要語不驚人死不休:“剛剛見到的幾位將軍、大人雖然各負要職,在我家將軍部下卻並不算得翹楚……”
他說著露出由衷的敬慕之色:“將軍帳下,有的是武勇蓋世、智計無雙之才,甚至還有女中豪傑,個個都是笑傲風雲的人物,日後幾位一見便知!”
墨喆突然一陣沮喪,枉自己之前還自負才華,真是有些井中觀天了。還有那位領袖群倫的鷹揚中郎將,傳說中,他少年,醫術稱絕,更兼武藝高強,勇冠三軍,如此一位大漢天驕真能瞧得上自己這麼一個籍籍無名的墨門弟子嗎?
他定了定神,才道:“方才有幸見了幾位將軍,卻不知南將軍現在何處呢?”
“哈哈!將軍他?每每行事總是出人意表啊!”那都伯露出一絲奇異的笑容,他一指前方:“諸位請看,我家將軍便在那裡!”
三人隨著他指處望去,不由一起望呆了眼。
喜歡鷹揚三國請大家收藏:()鷹揚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