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日光灑在萬物復甦的巍巍太行,處處瀰漫著清新的草葉芬芳,山林間不時傳來悅耳的鳥鳴,一切都是如此的安定祥和,彷彿預示著一個良好的開端。
南鷹的心中也充滿了喜悅和輕鬆,此次深入原始森林的探險行動,不僅有驚無險,大開眼界,收穫之大更是不敢想象。
首先,壓服了孫賓碩,掌握了石油的來源,還撥開了天干地支的層層迷霧,既有效削弱了其潛在威脅,更擺脫了長期以來一味被動挨打的局面。此外,意外收穫的三隻妖獸幼崽,也令匆匆趕到的楊昆視若至寶,對南鷹這一年來逼著他四處救火的抱怨之情立時煙消雲散。
南鷹趁機鼓其如簧之舌,力勸楊昆率一半狂獸營戰士駐守森林,收服獸群,囤積石油,同時也可就近監視孫家。楊昆毫不猶豫便應承下來,只提出要方虎共同協助。穎川山區中的馴象計劃已經由羅三山接手,他正好無事一身輕,可以在這座充滿神秘的大森林中尋珍獵奇,一償收盡天下奇獸的心願。
而張燕、白雀等人聽聞天干地支派出的殺手集團已經被逼入太行山絕地,並全軍覆沒,對南鷹更加感恩戴德,不遺餘力的親自出面遊說各方盜首。各方勢力既懾於朝庭壓力和南鷹的不敗威名,更有張燕几人現身說法,紛紛親自出山接受招安。短短十餘日間,又先後有張白騎、郭大賢、於氐根、白繞等十三家首領接受了朝庭敕封,其付出的代價,僅僅是每家向鷹揚中郎將大人舉薦了數十名身手矯健的山民戰士罷了!
很快,大批大批的太行山百姓走出深山,迴歸原籍。他們原先的首領已經搖身一變,成為朝庭任命的地方官吏或是駐軍將領,這種穩定人心的手段確實極大的打消了百姓們心中的顧慮。與此同時,山外漢軍大營中源源不斷派出的糧食,更驅散了他們心中最後一絲陰雲。朝庭都大把大把的撥糧了,這是要咱們好好活下去啊!看來是絕對不會秋後算帳了!
對於那些仍然心存幻想或是觀望的首領們,南鷹只遞了一句話:暫不接受招安,可以!但只要你敢踏出太行山一步,後果自負!
他親自召見已經接受敕封的十六家勢力,下達明確命令,其餘九家只要稍露不臣之心,各部即行剿滅,不僅論功行賞,所獲錢糧物資也按出力多少自行分配,朝庭一錢不取。
此言一出,急於立功的招安將領們固然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唯恐天下不亂,那九名盜首更是心驚膽戰、如臨大敵,惶惶不可終日。
只有一件事令南鷹有些怏怏不快。黃忠向他委婉的表示,其子雖然大病初癒,卻仍處稚齡,不便攜子從軍。他懇請南鷹,待三年之後其子長成,便會攜他一起投入南鷹麾下。
南鷹聽得卻是心知肚明,什麼大病初癒、仍處稚齡?全是託辭!這個時代的人雖重信諾,但更看重的卻是孝義。黃忠並非是不願為他出力,只是拖延時間不願公開與天干地支的故人們刀兵相見罷了。若是南鷹能夠令這場暗戰儘早塵埃落定,黃忠只怕便會主動來投了。
對此,南鷹除了悵然若失,倒並未責怪黃忠失信。換成是他自己,只怕也做不出這種翻臉無情的決定。三年便三年,當代箭神只要最終會成為自己的爪牙,便是幸事!好過他成為敵人,令自己寢食難安。
天干地支嗎?他嘴邊泛出一絲冷笑,自己還真是蠢啊!在如今這樣特殊的時期,能夠掌控如此龐大可怕的組織,似乎也只有那個人才能辦到了!可笑自己之前枉自與他有過一面之緣,卻絲毫沒有懷疑到他的身上。然而,不管他能夠怎樣覆雨翻雲,卻命中註定只能成為這個時代的配角。
只要能夠再次回到帝都,除了那個神秘難測的甲一和丙一,所有天干地支的重要成員都會被自己置於嚴密的監控之下,他們最終逃脫不了覆亡一途,甚至可能提前終結於殘酷的內訌。所謂的天干地支,他們沒有記載於任何的史冊,便同樣註定要無聲的湮沒於歷史的長河!
在這段相對平靜的日子裡,南鷹總是喜歡一個人佇立高處,凝視遠方,靜靜等待著張角到來的時刻。
時光點點滴滴的流過,九分的充滿企盼,一分的忐忑不安,在苦苦等候中,時間的指標終於指到了中平二年四月。
這一日,遠方傳來了一件震驚天下的訊息,南鷹那漸趨於平靜的心湖,瞬間被攪出了驚濤駭浪。
手握加急戰報和靈帝急召回京的手諭,他不由茫然失措,心中更是百感交集!平叛戰爭中,漢軍還是如同歷史發展的一樣,已現敗勢,大漢江山岌岌可危!看來自己此次回京,仍然難免再披徵袍!可是……自己與張角的約定又該怎麼辦呢?
自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因作戰不力而被免職,近二十萬漢軍全部歸屬車騎將軍張溫統轄後,漢軍發起全面攻勢,將叛軍將領北宮伯玉和李文侯打得節節敗退,引得叛軍首領邊章、韓遂率軍來援。兩軍近三十萬人馬在美陽一帶進行了大規模的主力會戰。是役,叛軍大敗,損兵折將達二萬。中郎將董卓於此戰中立下功勳,再次被任命為破虜將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溫終於還是將南鷹的忠告忘到了腦後,他挾大勝之勢步步緊逼,命官復原職的董卓率軍三萬追擊以北宮伯玉和李文侯為首的湟中義從胡,令蕩寇將軍周慎率軍三萬攻榆中,直取邊章、韓遂。周慎志大才疏,不顧參軍事孫堅切斷敵軍糧道的建議,執意孤軍深入,反而被韓遂切斷了運輸補給,致令大敗,三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而董卓雖然謹慎進軍,卻被敵軍兩路合圍,若非施計強渡渭河,也險些被叛軍一網打盡。
一時之間,漢軍諸路大軍或戰敗,或受阻,攻勢蕩然無存。而叛軍亦是傷筋動骨,他們暫時盤踞於黃河上游,與漢軍在渭河上游河谷形成拉鋸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