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得了心儀的東西,一時間都愛不釋手。
待這些雜事料理完,回到家後又有範春燕幫忙看顧孩子,喻商枝和溫野菜洗漱完熄了燈,幾乎沾了枕頭便沉沉入眠。
久違的一夜清靜。
往後幾日,日子一點點撥回正軌。
溫野菜重新回到食肆掌勺,喻石榴漸漸上手,試著做了幾道菜,嘗過的都說好。
她有了信心,覺得自己總算能幫到小弟一家子,便愈發賣力地幹起活。
與此同時,喻商枝也終於等到縣衙的通知,令其前去衙門禮房,辦取醫塾相關的一應文書。
到了地方後,又因此得知一個訊息。
那就是縣衙已按照韋景林的指示,在城中尋到了適合闢作醫塾的官家屋宅,現今已經開始修繕。
彭浩尚在府城大牢聽候發落,縣城中乃是縣丞代為理事。
他深知這醫塾乃是知府都親自過問的大事,有心仔細辦妥,好在韋景林那裡掛名。
為此簡直事必躬親。
見到喻商枝,姿態也格外客氣。
有了這麼上心的地方官員,哪怕其目的不純,結果是好的便足矣。
喻商枝反而能從其中抽身而出,專心於醫塾落成前,自己眼前的一攤子事。
是以接下來的整個六月,除了當中的七八日,趁著夏收的時節回村小住外,其餘的時間,喻商枝均沒閑著。
一來要盡快完善早在斜柳村當草醫時,便可以動筆編撰的國醫手冊,雖說有不少醫書典籍可作為縣城的醫塾教材,但喻商枝認為,那些都不如自己編撰的這本更加適合初學者入門
二來他也悉心在城中各處醫館奔走,延請諸位前輩郎中至醫塾授課。
要知道國醫也分數科,大家雖同在此道,實則各有所長。
能授課的夫子多了,就可排出課表。
讓學子能學到東西的同時,大家也盡量不耽誤各自醫館的營生。
對於他的邀約,盧杜仲第一個響應,此外郭喬、許廣等人,自是也興致勃勃。
再加上喻商枝打的是官塾的旗號,領的是衙門貼補的銀子,到了後面,幾乎到了他未曾上門的也主動來拜見,想要在醫塾中謀一個授課的夫子席位。
搞得喻商枝是哭笑不得。
對於這類,他都會去尋郭、許、盧等人,打聽一番對方的醫術醫德,若是過關的,便也酌情依照對方所長,加上一兩門課。
準備工作便這麼一點點地向前推進,萬事俱備時,已是七月末的光景。
這日縣衙門外貼出一張告示,差役舉著銅鑼一頓敲擊,引來過路的百姓紛紛駐足觀看。
“官爺,可是有關秋稅一事?”
“不知道今年秋稅幾何,只盼著朝廷開眼,念在去年遭災的份上,能降上一星半點!”
秋收在即,縣城中人雖大都沒有田稅可繳納,可其餘各項也是少不得的。
負責宣揚告示的差役見周遭嘈雜紛紛,只得又大力敲了幾下銅鑼。
自從彭縣令被抓,他們底下這些人也都夾著尾巴行事,再不敢任意在百姓面前作威作福。
好不容易等大家的注意力都挪回自己身上,這差役總算可以清清嗓子,高聲道:“大家夥都聽好咯,仰承知府大人之英明,本縣自即日起,於城中開闢濟民醫塾一所,僅限識字的貧家子入學,不拘出身,不拘性別,姐兒、哥兒亦可!凡入塾學醫者,不收束脩!學成後,需下鄉為草醫歷練一年,方得正式出師!有意者,一月之內往城中精誠堂處報名,過時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