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首發
醫塾是個新鮮東西, 此前從未有過。
好多人聽完之後,壓根沒琢磨明白這地方是幹什麼的。
待官差解釋一番,大家夥才反應過來, 原來這醫塾不教四書五經, 科舉之道, 而是傳授治病救人的岐黃之術。
若只是如此,再加上不收束脩的好處,定是很多人都會動心。
可與此同時,卻有額外的幾個條件, 將這些個人攔在了門檻之外。
“當草醫有什麼好的,累不說,那些個鄉下泥腿子能有幾個錢付診金, 怕不是藥錢都付不起。”
“要我說這也就罷了,橫豎人家不收束脩,可是這僅限貧家子是怎麼回事, 難不成家不夠貧寒的, 還不配學醫了?”
此時又有一個鬍子長長的老學究湊上來,眯著眼睛看清楚告示上的文字後,唾沫星子亂飛道:“你們瞧瞧, 哪裡有學塾是哥兒姐兒也能去的,這不是亂套了麼!不可,萬萬不可!”
這些個嘰嘰喳喳的人,沒多久就被得了縣丞吩咐的差役盡數趕走。
“爾等莫要在此喧嘩議論!此乃知府大人批示的德政一樁,凡是質疑者,皆按照藐視公堂論處!”
這罪名可是要挨板子的, 眾人頓作鳥獸散。
再去看那個老學究,早就縮頭縮腦地不知道何時溜遠了。
溫宅內, 溫野菜正在翻看這段時間食肆的賬冊,旁邊還擺著一個算盤。
他並不精通此道,一開始一看賬冊就頭暈眼花,心浮氣躁,可想及將來家中産業會越來越多,自己作為當家夫郎少不得要一一經手,久而久之,也就硬著頭皮學了下來。
尤其是喻商枝為此,還教給了他一種西洋人的數字寫法,簡明許多。
溫野菜撥了一番算盤,見賬冊前後對應無誤,總算是鬆了口氣。
算來食肆已開張半年左右,實際産生盈利,確實最近三兩個月裡的事。
盒飯賣得價廉,幸而是用的自家宅子,沒有租金,且大部分食材都是從村子裡直接採買,故而細算下來,一個月也有個二三十兩左右的賺頭。
自從喻石榴來後,他們又在盒飯之外,新添了一個品類,叫做大碗菜。
一碗五十文,,端回家就能加個菜。
菜色每天變換,與盒子菜內的做出區分,但全是滋味獨特的葷菜,酒樓裡都尋不見,有很多人樂意買賬。
可惜的是做冰粉的冰粉果沒能找到太多,那一點就給自家人做了幾頓,嘗了個鮮,卻是不夠擺在食肆賣的。
今年下手太晚,若是想做這門營生,明年還得在入夏之前提早準備起來。
心下有了章程,溫野菜心滿意足地把賬冊合起,立在一旁侍候的蘭哥兒適時伸出手接過,替他將賬冊擱回匣子裡落了鎖。
蘭哥兒現名澤蘭,和屋裡另一個侍候的丫鬟佩蘭一樣,都是從府城回來後不久,喻商枝和溫野菜去牙行買回來的。
除了這兩人之外,還有兩個小子,由喻商枝給取名,叫做卷柏和黃柏。
現下卷柏跟著老章學了趕車,負責去接三伢下學,以及每日採辦食肆食材。
黃柏指給了喻商枝做貼身小廝,喻商枝若出門,便跟著去,或是得了吩咐,自去各處相熟的鋪子、醫館裡傳話。
相比之下,黃柏比卷柏更機靈,辦事也活絡。
添上這四個人手,家中林林總總的雜事也得以分派下去,變得有條理許多。
理完賬目,已是臨近午時。
溫野菜看了一眼年年,見孩子已熟睡,便安心地灶房做了幾個小炒,連帶提前蒸好的螃蟹裝進食盒,且拿了一個早就準備好的大包袱,領著蘭哥兒一起去給喻商枝送飯。
這會兒喻商枝不在醫館,而在醫塾。
今天是醫塾徹底修繕完成的第一天,離第一批學生入學尚有時日,喻商枝過來主要是看看內裡還有什麼需要添置的。
溫野菜到時,見丁威也在。
二人面前的桌上鋪了一張巨大的宣紙,喻商枝正在同丁威解釋他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東西。
丁威聽得認真,時不時地點點頭,還用筆在隨身帶的小本子上記錄一二,都是些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號。
說來自從他隨著媳婦喻石榴來了縣城,一家人在溫宅裡住了幾日,就在添福巷附近的積雲巷賃了一間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