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基本的指令,那兩條小狼青被溫野菜訓了幾日就已經學會了,現在讓坐著絕不站著。
再往前,則是溫家幾人連帶孔麥芽,全都圍著一個橘色的毛團子打轉。
“錢小少爺養了這貍奴半年,可給它起名字了?”
溫野菜把手擱在貓下巴上輕輕地撓,大約是手法上佳,這貓眼看已經癱成一個貓餅,愜意無比地眯著眼睛,發出陣陣呼嚕聲。
“沒呢,他管這只叫大橘,管那隻留下的叫小橘,叫順嘴了也就懶得改了。”
溫野菜叫了一聲“大橘”,果然見後面的大毛尾巴動了動,他不禁笑道:“要真是改了名字,還不知道能不能記住。”
孔麥芽也伸出小手摸小貍奴的後背,不得不說,這貍奴脾氣確實好,這麼好幾個人對它“上下其手”,它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
喻商枝想了想道:“不如就改名叫‘大吉’?聽著和大橘差不多,大約它也能適應。”
溫二妞拍手道:“我覺得挺好!還能和大旺和二旺湊一對呢。”
名字就這麼定了下來,喻商枝留他們兄妹兩個在這裡逗貓,自己帶著孔麥芽去了家裡的診室。
從縣城回來的這幾日太忙亂,他都沒空出時間考校孔麥芽過去數日的功課。
而他這個小徒弟,也向來是讓人省心的,連問幾個問題,都是對答如流。
喻商枝愈發覺得讓孔麥芽留在村子裡,或許不是個最好的決定,可無論問孔麥芽多少回,她都堅定這個選擇。
喻商枝闔上手中的功課本,從藥箱裡取出原主從秦老郎中那裡繼承的銀針,交給孔麥芽。
現如今孔麥芽的理論基礎已打得不錯,看診方面,只要不是疑難雜症,常見的病症也從未有過差池。
至於其它需要上手操作的治療之術,也都早已入了門。
針囊入手,孔麥芽難得情緒外露。
她跟著喻商枝學了這麼久的醫術,但針灸這件事,她一直是拿兩根舊針在自己身上練習的,偶爾在喻商枝的指導下給孔意施針。
如今師父把這一整套舊針給了她,是否意味著她的確有所進步了。
喻商枝的回答沒讓她失望。
“從今日起往後,若是還有需要用針刺之術治療的患者,我會酌情讓你上手。”
孔麥芽深吸一口氣,用力點頭。
“多謝師父栽培,我一定不辜負師父的期望。”
喻商枝拍拍她的腦袋,“等你獨立看診的時候,為師替你專門打一套針。”
家裡多了大吉後,也多了不少樂子。
加上兩條小狼青的存在,來串門的人都直說他們家要成牲口行了。
後院有牛有馬,還有雞鴨,前院四條獵狗打鬧在一處,冷不丁一抬頭,房簷上還可能有一隻豎著大尾巴的貓兒輕巧走過。
另有白屏和福哥兒每隔一日就來搓澡豆,更別提出出進進來找喻商枝看診的病患,那日蘇翠芬直接道:“這村裡除了咱們村長,人氣最旺的就數你們家了,我看這新宅子的門檻都快被踏平了。”
村裡人不會覺得這樣鬧騰,反而證明這家人的人緣佳,日子好。
說起福哥兒的婚事,蘇翠芬還同他倆道:“依著咱們這裡的習俗,成親那日,不都得請個好人家的孩子滾床麼,我看也不用尋了,到時候就讓你們的娃娃來。這放眼整個村,再沒有娃娃比你肚裡的這個更有福了。”
喻商枝在旁笑著沒說話,他也知道這個習俗,只是同時也知道,一般滾床的都是大胖小子,姐兒或是哥兒都不行。
蘇翠芬這麼說,也是長輩慣會的討口彩,明裡暗裡也是祝福他們第一胎就是個男孩。
他和溫野菜沒有這方面的執念,應和了兩句也就翻篇。
這般對孩子的到來日日盼著,沒多久就到了月末。
溫野菜懷胎五月,肚子愈發隆起來,走路要撐著腰,久坐或是久站沒多久便腰痠背痛。
但最令人歡喜的一點開始,孩子長得足夠大,開始會在肚子裡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