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式曾把揚州比作人間天堂:“羨江都自古神州,天上人間,楚頭吳尾。”
曲詞《憶維揚》中亦有雲:
“十萬家畫棟珠簾,百數曲紅橋綠沼,三千裡錦纜龍舟。柳招搖花掩映春風紫騮,玉玎璫珠絡索夜月香兜。歌舞都休,光景難留。富貴隨落日西沉,繁華逐逝水東流。”
歐陽修也曾有詩寫道:“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
瓊花是舉世聞名的天下無雙之花,它出自揚州,空前而絕後,揚州之美,數不勝舉。
明太祖洪武元年,罷除江南行中書省,設定京師,揚州府屬之。二十三年,分六合屬應天府,崇明屬蘇州府,揚州府領三州七縣,並直轄江都、儀真、泰興縣,高郵州領寶應、興化縣,泰州領如臯縣,通州領海門縣,如今的揚州既屬京師,更是今非昔比,地位之超然不可同日而語。
“柳妹妹,你快看這個。”唐玉初到揚州,甚感新鮮,見外邊街上商鋪林立,寶馬雕車,碧瓦朱甍,人煙阜盛,往來行人穿著也都富貴,遠非他處可比。
唐玉在轎中掀開轎簾問這問那,柳文茵好似魂不守舍般,有一句沒一句的應著。
唐玉奇道:“柳妹妹,你是病了嗎?”
柳文茵盯著她道:“唐姐姐,我可是真羨慕你。”
唐玉拉著她手笑道:“江湖兒女,有什麼好羨慕的,倒是你成了家,嫁了貴人,可千萬不能忘記我們啊。”
柳文茵苦笑道:“一定。”
行了小半個時辰,馬車戛然停下,柳文茵心也跟著一滯,掀開轎簾,見一座寬大府邸立在那裡,畫棟雕樑,匾額上書兩個金燦燦的大字:“徐府”。
唐靈跳下轎子,拉開簾幕,見柳文茵一個苦瓜臉,便道:“文茵,到家了怎還板著個臉?不要怕,有我呢,你姑母不要你,我要你。”
柳文茵聽了,燦然一笑,伸出手來,唐靈握了她手,將她扶下馬車。
通報過後,只聽得門內一個急切的聲音喊道:“文茵,是文茵嗎?”
唐靈知定是柳文茵姑母出來迎接,和唐玉對視一笑,心下甚喜,當即雙雙迎了上去。
只見門內走出一個中年婦女,滿身綾羅,一身的華貴,身後跟著兩個小跑的丫鬟。
她一見柳文茵,便失聲痛哭起來,柳文茵見了她姑母,眼淚也止不住的流,二人抱在一起痛哭起來。
隔了許久,姑母問道:“文茵,你母親可安好?”
柳文茵紅著眼睛道:“父親遇害後,我與母親發配梁州,虧得這位唐公子仗義援手救侄女於火窟。”
姑母仔細打量了唐靈,口中道:“好,好。”
唐靈微微欠身,俯首拜道:“見過徐夫人。”
姑母點頭道:“不必多禮,請進屋說話。”
府內甚大,唐靈二人隨著她進了大廳,方才坐定,正說話時,兩名年幼丫鬟已擺上果茶點心。
唐靈見這兩個丫鬟手腳麻利,裝飾衣裙,舉止行動,儼然與自家堂內不同。
姑母拉著柳文茵挨著自己坐,面目盡是愛憐之色,柳文茵問道:“姑父呢?”
姑母道:“他每天忙得很,要知道你來了,定也會十分高興。”
柳文茵潸然道:“只怕給姑父、姑母添來麻煩。”
姑母紅著眼圈,扯著柳文茵的手就不放開,道:“這說的哪裡話來,都是一家人,都是一家人。”
柳文茵含淚點了點頭。
唐靈見她姑侄二人聊得投緣,起身道:“時候也不早了,在下就此告辭。”唐玉跟著唐靈微笑起身。
柳文茵一聽,也站起身來,剛要張口,身旁姑母道:“救命之恩,還未曾答謝,二位用過晚飯,明日再走吧。”
唐靈見天色已晚,便道:“只好叨擾一宿,明日就走。”
夜已入半,唐靈躺在床上,心中甚是煩亂,如今這堂印一事算是石沉大海,只好回唐門向三姐稟告,一想到回唐門後還有一門親事,心頭不知是喜是憂。可既送柳文茵尋到親人,也算得上是功德一件了。
眼見屋外燈火明亮,明月高懸,左右也睡不著,便起身披上外衫,準備出去走走。
剛一出門,正與一人撞了個滿懷,唐靈一看是竟柳文茵,奇道:“文茵?你怎麼這麼晚還不睡?找我有事?”
柳文茵此時換了一件淡藍色雲羅衫,更顯肌膚晶瑩,月光之下,絳唇星眸。
柳文茵扯著衣角笑道:“能陪我走走嗎?”唐靈欣然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