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理,與諸位道來一聽,還請指正:
“第一日傍晚,寧採臣入住荒寺,與燕赤霞二人相識;當夜,窺見一老嫗、一婦人與聶小倩三人交談;之後,聶小倩尋見寧採臣欲與其共度良宵,遭斥退。
“第二日,有蘭溪書生主僕二人入住荒寺。當日,燕赤霞外出不知所終。夜間,聶小倩襲殺書生於密室。
“第三日,寧採臣與僕從二人早間尋著書生屍首,不知其中玄機。夜,聶小倩襲殺僕從於密室。
“第四日,寧採臣尋見僕從屍首;黃昏,燕赤霞歸來,斷定二人乃遭鬼魅所殺。夜,聶小倩現身,與寧採臣道破寺中玄機。
“第五日,寧採臣與燕赤霞共宿,夜,借燕赤霞之力擊退夜叉。
“第六日,寧採臣掘聶小倩屍骨,與燕赤霞告別而返。
“以上六日之事,便是寧採臣與聶小倩二人,與天下所出一道待解之題。”
蒲先生言罷,眾人一同陷入沉思。半晌,我見無人言語,率先道:“此六日之事真假難辨,只知寧採臣隻身投宿寺院,數日後與聶小倩二人得返,而寺中卻留下一具遭人剖腹之屍首。”
王特使聞言眼前一亮:“嚴名捕機智!若以此觀之,寧採臣實有些嫌疑。”但他又一皺眉,“只是不知聶小倩從何而來?其身份亦遭一句‘鬼妻’所掩蓋,來歷不明。”
蒲先生頷首道:“不賴!飛,此間仍有一處玄妙:若寺中陳屍之人真為遭寧採臣所殺之寧廣生,卻不知寧採臣耍了什麼手段,竟能令其陳屍緊緊鎖住的僧舍之中。”
我與王特使二人聞言,卻只是面面相覷,毫不知其中玄機。正苦惱,只聽玲輕聲道:“各位何不採信寧採臣所言,豈不了卻許多煩惱?”
蒲先生聞言哈哈大笑,道:“弟妹言中要害!若我等解不出此題,的確唯有相信寧採臣與聶小倩二人說辭一途!只是我狐鬼居士,尚不肯認輸罷!”
言罷,我四人繼續一面飛馬先前,一面交談寧採臣之事。蒲先生率先道:“如我先前所說:寺內除卻寧、聶二人另有五人出沒:燕赤霞、主僕、老嫗、婦人。此五人中主僕二人前來趕考卻尋不得城中住所,遂被迫來此寺中落腳尚通情理先不論;但老嫗與婦人二人,深更半夜在寺北院落中相談,豈不荒謬至極?”
王特使點頭稱是,道:“昨日去荒寺中檢視時,亦未見四周有住家跡象。”
我聞言道:“莫非此二人乃寧、聶二人虛構?”
蒲先生答道:“以目的揣測,此二人當是為佐證聶小倩彼時在夜叉手下受脅迫之證。即是……”
“是說聶小倩果然非為鬼妻麼?”王特使嘆道。
蒲先生頷首稱是,又道:“然比於老嫗、婦人,燕赤霞其人卻更生神秘:依寧採臣所言,其入住寺中第一日便與燕赤霞相識;書生主僕二人遇害時,燕赤霞恰巧外出;而待燕赤霞返歸寺中,又自夜叉手下救了寧採臣一命。”
“蒲先生言下之意?”王特使問道。
蒲先生一笑,道:“若說此劍客行跡神秘,所為超乎常理,故疑為寧採臣與聶小倩二人所杜撰;但此人在寺中戲份眾多,以一己之力救得寧採臣性命,亦助聶小倩脫離苦海,實難置信其盡為編造所成。”
我點頭稱是,道:“至於燕赤霞令寧採臣搬動二人屍首,以證書生主僕二人全身鮮血俱遭攝取之處,想是為編造之事?”
“是,”王特使搶道,“蒲先生詢問書生主僕二人屍首下落時,寧採臣含糊其辭,想必此間定有蹊蹺!”
蒲先生略吃一驚,遂眯眼道:“書生主僕二人緊隨寧採臣入住荒寺,又在兩日內連續斃命於密室……確實有些微妙之處。”
王特使聞言登時恍然大悟,道:“北郊荒寺隱於山間,想我等初往金華時便未曾見過,而那書生主僕二人又怎會在城中尋住所不得,遂輕易尋至荒寺落腳?”
我將此事略加思忖,亦道:“寧採臣頭日投宿偏僻荒寺,書生主僕二人便在第二日接踵而來,豈不過於巧合?莫非……”
“莫非書生主僕二人,於寧採臣有非分之想?”話音未落,王特使當即叫道。
我聞言吃了一驚,忙問:“王特使何出此言?”
王特使道:“依嚴飛兄之言,此書生主僕二人豈不正似追蹤獵物已久的刺客?”
我哭笑不得正欲作答,蒲先生早道:“寧採臣身犯何罪,卻值得兩員刺客精心打扮,特地尾隨至此荒寺,裝作書生主僕模樣前來行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