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女尊之雲程萬裡13
一年前,暮瑟買下日薄西山的雁歸鏢局,重新整頓後以百川鏢局總鏢頭的身份在京都立足下來,原身的武功修為當世罕見,再加上暮瑟豐富的秘籍儲備、毒醫雙絕的才智,迅速撐起一家有底子的鏢局並不困難。
於鏢局內部而言,新上任的總鏢頭無可挑剔,除了太過較真——軍事化的管理方法簡直把他們當士兵來訓練,讓不少草莽出身的女郎們叫苦不疊。
當然,經歷過幾次驚險刺激卻滿載而歸的押鏢之後,僅有的那點埋怨也不剩了,對穆師傅這個總鏢頭是心服口服,再無不滿。
暮瑟也在一年闖南走北的押鏢任務中,將原鏢局曾建立的人脈關系重新經營起來,還搭建了不少新的關系網。
這次回來她準備擴招一批學徒,等過幾年在嶺南和北疆各開一個分局,一步步把鏢局的版圖鋪設開來,根據情況來構建古代的物流形式。
與此同時,鏢局這個特殊行當而衍生出的便利是暮瑟最為看中的一點,在官府備案過的鏢師可以佩刀進城;為達官貴人押送貨物需要搭建渠道和人脈,可以名正言順地套取情報、收買線人。
暮瑟在這一年裡因著這些便利獲取了不少有效資訊,原身在禦林軍乃至皇權中心待了六七年,很多事情走向她一清二楚,暮瑟只需要知道一些苗頭就能推測出對應的事件,著實方便。
四皇女萬俟淺和顧樂康如上一世般再度成為妻夫,卻在各方面比上世更為積極,幾乎把野心寫在了臉上。
關於這點暮瑟琢磨了許久,不明白萬俟淺怎麼會蠢到暴露自己的野心,可這次南下救災她特意換回原來的模樣與萬俟淺‘巧遇’了一番,終於明白了緣由——四皇女也重生了!
這真是……
太好了!
比起重啟時間線裡什麼惡事都還沒做、彷彿分外無辜的仇人,當然是直接報複有著所有記憶的本尊更爽!
而且既然四皇女妻夫一同重生了,很大可能上一世沈暮瑟死後這對狗男女並沒有好下場,至少從顧樂康最初急於尋找沈暮瑟、甚至不惜使詐逼她出來這點,以及這趟‘偶遇’萬俟淺時對方欣喜若狂的神情來看,兩人失去沈暮瑟這個關鍵棋子後底氣不是很足。
越是底氣不足,對沈暮瑟這枚棋子的依賴性就會越大,一旦失去就容易心態失衡,繼而走上一條與上一個全然不同的道路,比如,竭盡全力地利用預知來彌補自己在奪嫡方面的劣勢,以致暴露了野心。
重生這樣玄而又玄的事情,難免會讓人們産生自己被世界偏愛的錯覺,尤其還是相對迷信的古人,這也可能是萬俟淺和顧樂康在行事上沒有上一世沉潛時那般低調隱忍的重要原因。
暮瑟一邊依循原身的性情來選擇立足的行當,一邊暗中觀察和推動著仇人們走向末路,不緊不緩、按部就班。
如果說這一年裡有什麼意外,那就是杜繁會這個小鰥夫了。
自一年前暮瑟留書一封造成離開京都遠走他鄉的假象後,其母裕嘉侯媖為了感激紀家親自登門送上大禮,正式為杜繁會“私藏女人”的流言闢了謠,過了明路。
這當然也在暮瑟的預料之中,她猜到裕嘉侯媖會將對大女兒的愧疚轉嫁部分到紀家,另一部分則在與烏氏冷戰和禁足之中。
而她沒料到的是,杜繁會收到了暮瑟偷偷扔進院子的金銀珠寶和裕嘉侯府送來的大禮,十分利索地帶著一家老小搬到西苑附近的觀德坊,那裡與宮城一水之隔,且緊挨著洛城主幹道天子街,治安良好,是清流世家和讀書人出沒最多的地界。
杜繁會一家雖與坊內格格不入,但包羅永珍的裡坊也不至容不下一家孤兒鰥夫,紀家小女紀暢聰敏好學,漸漸在坊內學堂立住了腳跟,還有望拜得大儒為師。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不需要杜繁會再拋頭露面討生計,可大約他就是個“不安分”的,杜繁會拿出一部分錢開始做起了生意。
杜繁會頭腦靈活又肯吃苦,短短一年間就開了一家雜貨鋪和一家小茶館,他卻不滿足於此,年初時就想要擴大營生,兩個多月前南方水患嚴重,杜繁會在得知百川鏢局將會南下押運時便花錢請她們帶上一程。
一來他的老家在嶺南,自父母雙亡家業敗落後他從未回去過,此番順帶些藥材糧食能幫一點是一點;二來他想借機實地考察一下,他一個弱男子能不能走商,如果危險可控他會考慮和百川鏢局長期合作。
不過杜繁會沒想到這趟南下會遇到沈侯媖的女兒,那個他曾在雨夜救下的女子,“我要去一趟裕嘉侯府,我打聽到了一些訊息想告訴侯媖。”
一路上男扮女裝的杜繁會拽著穆師傅的韁繩補充道:“我們早不住陶化坊了,您方便帶人嗎?”
暮瑟一愣,她對杜繁會兩次深刻的印象都停留在陶化坊,哪怕後來有聽說他們一家搬去了觀德坊也沒太留心,再與杜繁會相見就是這次南下押鏢了,她笑著點了點頭,“有什麼不方便的,老張再牽匹馬兒來!”
“謝了。”杜繁會利落地翻身上馬,他要是一個人從外郭城的南大門走去皇城東邊的裕嘉侯府,回來時再繞回西苑,一來一回估計得到晚上,浪費時間不說還不安全,他還想早點回家吃飯呢!
暮瑟跨上高頭大馬與杜繁會並肩而行,二人南下相處了兩月有餘,對彼此還算了解,她想起杜繁會說的話,猜到他是想把‘沈暮瑟’出現在嶺南附近的訊息告訴裕嘉侯媖,畢竟後者這一年來對紀家頗有照料。
“這一路上多虧百川鏢局的照拂,以後若有機會合作,還望穆師傅能夠不嫌杜某麻煩。”
“小事而已。”暮瑟腦子裡琢磨著等會與鎮南王世女交談的細節,面上不動聲色地提醒道:“紀家能和裕嘉侯府打好關系,在外人看來是一步登天的大好事,但勳貴世家裡的水渾得很,杜公子還是應當更謹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