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他是想著,他自己先回趟老家,把爹孃接過來一起生活,兩個妹妹應該都已經嫁人了,他要是能幫就幫一把。
他是真的以為爹孃還活著的,他們今年也不過56歲而已,年紀並不算太大。卻沒想到,他們42年就去世了,死的時候才40歲。
家裡就剩下兩個妹妹,大的那個犯了錯,小的那個把大的當死仇。現在,因為他幫了大的,連他也一塊仇視了。
家裡人一看他一個人回來的,心裡就有種不好的預感。老家大概是出什麼事了!
一家人都小心翼翼的沒說話,就怕惹他傷心。
陳東倒是看得開,事已至此,人也只能放下過去向前看。
他擺擺手,跟老婆孩子說道:“不用這樣。我爹孃16年前就去世了,兩個妹妹都成家了。我也沒什麼掛心的。以後有機會,再帶你們回老家看看。”
一家人都鬆了口氣,氣氛漸漸活躍起來。
等到孩子們都去休息了,他才把家裡的情況講給他媳婦聽。
陳東的愛人楊梅聽完以後,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索性就不發表意見了。
“你做什麼決定我們都支援。”她跟陳東說。
換了是她,一定抓住陳杏花暴打一頓,什麼東西!大哥出門了,作為家裡的長女,非但沒有一點擔當,還偷錢私奔?就算現在新社會提倡戀愛自由,也沒有她這麼不講究吧!
楊梅自己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當年她們村被侵略者屠戮,全家人,包括爹孃和哥哥姐姐,全都護著她。她是唯一的倖存者。後來被救之後,就一直跟著部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她想,如果是她,如果她還有父母可以孝敬,如果她還有一個小妹需要撫養,她一定會竭盡所能,去愛她的家人。
可是陳杏花是怎麼做的呢?
人家端端把她當仇人,那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陳東非但不追究她,還幫襯她,小妹生氣也是應該的啊。
不行,以後家裡的錢她得看緊點,要是接濟小妹就沒問題,要是拿去給陳杏花,那多糟心。
可是偏偏,小妹不需要他們幫襯,說不定保持距離才是人家想要的。倒是陳杏花,以後可能還會貼上來。
不得不說,很多時候,女人的直覺就是比男人敏銳的多。
楊梅同志一點也沒猜錯。陳杏花後來屢次三番的寫信來要幫助,大兒子要結婚,二兒子要找工作,三兒子要上學,一堆事兒,都需要大舅來幫忙。
上輩子,陳東竭盡所能的幫助她。楊梅不知道陳杏花做的事兒,把她當成丈夫唯一還活著的親人,對她也是照顧有加。
可即便如此,當年陳東的兒子回老家插隊,也沒有得到這個二姑一丁點的關照,反倒時不時的從他手裡摳錢摳票。張嘴閉嘴都是:“二姑家裡難過,你家裡富裕,就幫襯一下你的表弟表妹吧。”
陳東的兒子被他和楊梅教的過於正派,雖然直覺就不喜歡這個二姑,但是也從來沒有跟家裡說過,就怕惹得親爹和姑姑不和睦,也擔心爹孃因為他而爭吵。
等到他插隊回來了,陳東和楊梅看著兒子飽經風霜的臉,大吃一驚。
細細追問之下,才知道了陳杏花的所作所為。楊梅氣的要死,但是也不好去找陳杏花算賬。只是強勢的要求陳東不要再繼續幫襯她了。
這輩子,瞭解到事情真相的陳東和楊梅,沒有再做冤大頭。沒有再源源不斷的接濟她,只是按照禮節隨份子而已。
至於陳杏花在背地裡如何咒罵他,陳東反正也聽不見。
到了該下鄉的時候,陳東也沒有像上輩子一樣專門安排兒子回老家,直接就讓他在京郊插隊了。比上輩子好過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