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聽點是爭強好勝,說難聽點就是輸不起。
贏了就高興,輸了就鬧脾氣。
顧老師和她共同生活10多年,把她的脾氣摸得透透的。早就將經驗傳授給了兒子。
爺倆陪玩陪輸,全都樂在其中。顧老師跟顧墩墩說:“你媽媽愛我們,才願意在我們這兒耍小性子。換個別人,她都懶得理,咱倆得知足,玩兒的時候配合著點。你媽媽要是不高興了,就好好哄著。”
顧墩墩做的非常不錯!
一看見他回來了,顧墩墩就不玩了,嘰嘰喳喳的跟他告狀。核心意思只有一個,陳東惹他媽媽不高興了,讓顧老師去報仇。
陳端端聽的捂臉。
她和陳東也不算有仇。故意提起陳杏花,也是借她發作一下,好把陳東趕走。她不想和他打交道。
顧老師看了她一眼,明白了她的意思,就跟兒子說:“你媽媽把他趕出去,就已經給自己報仇了。”
“那你還回來幹嗎?”顧墩墩疑惑。
“我當然是回來安慰你媽媽。”
“趁虛而入?”
顧老師:“……”
這都學了些什麼亂七八糟的?
陳端端再次捂臉,她教的有點不著調兒。
趁著他爸無語的工夫,顧墩墩飛快的轉身抱住媽媽,給了他爸一個挑釁的眼神兒。
陳端端抱著兒子,探身親了親顧老師,說道:“我沒事。就是不喜歡他,所以把他趕走了。以後也不讓他來了。”
“好。那就不讓他來。”
顧墩墩也跟著附和:“不讓他來。”
爺倆都是陳端端的無腦擁護者。
轉天,陳東想再來拜訪一次,發現大門都進不來了。
警衛告訴他:“顧同志和陳同志都打過招呼了,您以後就別來了。”
二機部的警衛是在役軍人,對於陳東這位打過很多仗的軍官是尊敬的,但是他們的職責是保護裡面的人。所以,就只能這麼委婉的告知陳團長了。
陳東:“……我知道了。謝謝你。”
想了想,陳東又留下一個地址。
“麻煩你把這個交給陳端端同志,如果她有什麼事,可以聯系我。”
“好的。我一定交到陳同志手上。”
陳東離開了。
但其實也沒走遠,他就在京郊駐紮呢。
陳東在外多年,早已娶妻生子。作為軍屬,他的愛人其實也非常不容易。男人在外面出生入死,她在後方提心吊膽的帶孩子。還得一直跟著他到處奔波,居無定所。
陳東是抗戰勝利那年結的婚,現在長女已經12歲了,後面還有個10歲的兒子和一個7歲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