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衍二話不說,揣了口幹淨的麻袋走人。風風火火地走到門外,才想起沒管沈獵戶要鎖鑰。這一回頭轉身,面上就繃不住,差點兒笑出聲來。
不過是想在姜姀面前擺出一副無私奉獻的架勢,怎麼半途給他破功了呢。
心中悵惘,他恨恨地拿了鎖鑰走人。這回倒像是倉皇而逃,果然人不能強裝出另一副做派,要不然總覺得心裡發虛。還是老老實實去山上磨米粉,甭整這些虛的了。
待他回來,姜姀煮的湯圓已經過了兩邊涼水。
這會兒海碗裡沉著的一個個雪白滾圓,光看著就叫人覺得軟糯可愛。
姜姀拉了張板凳,把湯圓擱在屋簷下繼續放涼,又回到屋裡,將磨好的大米粉兌了少許糯米粉,加糖水揉成了沙沙的一團。
蒸糕的做法和湯圓不同。加水和出來的米粉團子不能太濕,得控制在掌心捏捏能成團,撒手便能立時散開的沙狀。這樣放在模具裡,便能上鍋蒸了。
所謂模具,也是她手做出來的。就是一圈圈竹筒子,為給蒸糕定個形。
鍋裡架起蒸架,蒸架上再放模具。拌好的米粉都撥到模具裡壓實,再撒些許熟芝麻和葡萄幹。
蘭英嬸在灶裡添了把火,抬頭起來看看:“這回要大火吧?”
姜姀道:“越旺越好。”
熱鍋噴薄起霧盈盈的蒸汽,鍋裡米糕的清香,在整間草屋裡悠悠地蕩。
小果咕咚嚥了下口水。也沒見她娘親往米糕裡放別的食材,光放了兩種米,也能這麼香嗎。
耐著性子等了好一會兒,也沒見鍋裡的米糕端出來。
“娘,這米糕什麼時候能熟呀?”
“著急啦?”姜姀扒拉了一下放涼的湯圓,免得到時候上鍋粘連,“快了,再過半刻鐘吧。要蒸熟蒸透才好吃嘞。”
小果聞言,搬了張板凳在灶房門邊坐著。這會兒心心念念想著吃糕,連出門玩的興致都淡了,只覺得時間漫長得可怕。
她在板凳上坐立難安,等啊等,盼啊盼,終於等到蒸糕出鍋。
姜姀把鍋蓋一揭,撲面而來的熱氣裡,抖擻的都是米香。今日聞多了大魚大肉,乍一聞來真叫人神清氣爽。
揭開一個模具看看,米糕彈手又蓬鬆,就是還有些燙。
“稍等等啊,太燙了。你去拿個碗來,就別用手抓了,娘給你盛碗裡吃。”
小果吭哧吭哧地拿來兩副碗筷:“娘,我想吃一塊,嬌嬌姐姐也想吃一塊。”
蘭英嬸笑了下:“你嬌嬌姐姐自己說的?”
“那倒沒有。”小果臉上笑嘻嘻的,“但我不能吃獨食。米糕這麼好吃,嬌嬌姐姐肯定也想吃,就想給她也來一塊。”
接過她手裡的碗筷,蘭英嬸對姜姀道:“我來吧。你去把湯圓拿進來。”
圓溜溜的兩塊米糕挨個夾進碗裡。
只是沒等姜姀走出去,宋衍就已經屁顛屁顛地把碗拿進來:“要這個是吧,來了來了。”
剩下這最後一道菜,也是今日的重頭戲。
湯圓、砂糖、熟芝麻、碎核桃都在灶臺上一溜擺開。
姜姀看著碗裡的碎核桃,歪了下腦袋。上輩子吃的炒湯圓,放的似乎都是花生碎。
但按史實來看,花生這東西雖然自漢代就被引進國內,但一直到清朝,都是尋常百姓難吃上一口的稀罕物。所以一早便沒叫宋衍買花生,能買到碾碎的核桃做平替,也很不錯了。
她化了點豬油下去,連帶兩勺砂糖,和一把芝麻花生碎,一同在鍋裡攪開。這會兒便不敢叫蘭英嬸把火調得太旺,只慢慢等著,等鍋裡正燒的都化得差不多,再將雪白的湯圓倒進去。
哧啦一聲,鍋裡冒起黑煙。
蘭英嬸驚叫道:“呀,不會這就開始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