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罷,真金不怕火煉,好的東西總能出頭。
“修兒啊,這餅子味道確實不錯。若是真的能賣上錢,咱家的日子就能好過不少了。”
寧劉氏也是笑的合不攏嘴,自家兒子出息,最開心的自然是她這個做母親的。
接下來的時間,寧修和老爹老孃一起製作手抓餅的餅坯,端是全家齊上陣。
一夜無話,翌日卯時,老爹寧良便早早起身準備煎手抓餅了。
來買饅頭的老主顧大多是天一亮就來,故而寧良可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花了大半個時辰寧良才將幾十張手抓餅煎好,此時他已是汗如雨下。
寧良還沒來得及歇上片刻,便陸續有老主顧來買饅頭。
他自然賣力的將手抓餅誇耀了一番。
“韓嬸子,這是某家新搗鼓出來的餅子,叫...叫手抓餅。您要不要來兩張嘗嘗鮮?”
“崔姑娘,這手抓餅酥脆可口,肯定合你的胃口。”
“王伯,這餅子雖然三文錢一張,但某家保證絕對是全江陵最好吃的。”
“......”
只用了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幾十張煎好的手抓餅便全部賣出,樂得寧良合不攏嘴。
這手抓餅比饅頭好賣多了,利潤又多,完全負擔得起兒子在縣學讀書的花銷。
寧修對幾十張手抓餅頃刻賣光並不感到驚訝。
他的定價雖然是吳家甜餅的三倍,但量足餅脆,又是新品式,自然會引得許多好奇的老主顧購買。
三文錢說少不少,說多也不算多。
那些江陵百姓肯花一文錢買一張糖餅,也絕對有能力花三文錢買一張手抓餅。
最重要的是手抓餅的品質在大明領先同類産片一條街。
在絕對的質量優勢面前,這點價格差距便不算什麼了。
何況,價格貴了並不一定是劣勢。便宜沒好貨的觀念根植人心,手抓餅的價格稍稍貴一些,反而可以使那些百姓心安。
“五十張手抓餅全部售罄......這才第一天就賣了一百五十文錢。除去麵粉、菜油、蔥花和柴火的錢,足足賺了八十文,這可比賣饅頭賺多了。”
一家人吃晚飯時,老爹笑的合不攏嘴,將兒子誇得天花亂墜。
“爹,這樣兒子不用去王員外家做賬房了吧?”
“臭小子,你爹我像是那樣的人嗎。”
寧良笑罵道。
寧修自然十分得意。手抓餅這種拳頭産品可比饅頭有技術含量多了。産品有了技術含量才容易賣出價格,這種道理是顯而易見的。
......
......
ps: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可以在書評區和老坤討論哈,如果老坤覺得好是會採納的。另外大家也可以在書評區提一些龍套的需求哈。老坤覺得適合劇情的話,是會把龍套加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