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到《活著》的人越來越多了,發表評論的人也越來越多。
年度作者大賽官網上肯定不可能放上《活著》這樣的小說,畢竟這可是長篇小說,不可能就那麼放上去,人家也需要版權。
但是有很多讀者也不可能這點錢都捨不得,他們都開始到各大書店購買《活著》,於是這造成了更多的購買熱潮,讓《活著》的銷量依然在用很快的速度遞增。
《活著》才剛剛上市三天,這本書的總銷量就達到了恐怖的52萬冊,這個銷量雖然在李闊的小說中並不算特別吊,但是這才三天,而在中國傳統小說市場上,這樣的銷量已經只能用神奇來形容。
而這幾天,也是《活著》口碑開始發酵的幾天!
很多人都看到了小說的內容,然後一直在等待的東西總算放在眼前,各種評判正在發生。
葛格就是其中之一。
葛格是李闊的書迷,而且還是在李闊第一本小說時候就開始喜歡他的了。
最近這段時間,葛格也一直在給李闊加油,不管是什麼情況之下,都希望能給李闊帶來一些幫助,她也會參加李闊的一些書友群,甚至包括線下的書迷組織,之前還參加過李闊的書簽售會……只不過那天李闊太忙,幾乎只是悶頭簽名,所以她也沒有與李闊有任何交流。
但葛格依然一直是李闊的書迷——畢竟一個這麼有才華,會寫詩,還長那麼帥的人,天然就是一個偶像。
不過葛格倒不是花痴什麼的,事實上她的文學評論力和洞察力相當驚人,也在《文學批評》上發表過自己的文章……事實上這也正是她喜歡更喜歡李闊的原因——李闊那些小說,居然是這樣一個年輕帥哥寫出來的!
李闊參加年度作者大賽,一路上高歌猛進,葛格也很激動,也一直在支援,在招商大會上李闊的表現,以及之後《燦爛》上李闊的表現更是讓葛格十分興奮……但年底,最後一戰的時候,華箏和班銀海兩人正在不斷地反撲,這讓葛格她們的心裡也多了一點擔憂。
尤其是在李闊《活著》公佈簡介之後就更是如此了——這樣的一部一聽就是悲劇的小說,怎麼和人家的去競爭?
不過她也對這小說帶有期待。
很快,帶著油墨芳香的《活著》就擺在了葛格的面前。這本小說的封面依然是葛格喜歡的風格,讓她對這本書多了點信心。
不過到底書是什麼樣的,還是要看具體的內容才行……
葛格開始往下看……最開始就看到了第一人稱,第一人稱的敘事雖然比較有侷限性,但會有代入感,而且也有親切感。
“這文字,依然是《許三觀賣血記》那種樸實但一針見血的風格呀!”葛格在心裡琢磨著。
接著,往下看,葛格迅速發現視角變成了那個老人,正在想著李闊搞什麼鬼,又是第一人稱又是第三人稱的時候,她卻逐漸沉浸到了文字構築的情節之中……
很快,葛格就隨著這些文字經歷了福貴的一生。
什麼文學理論都不存在了,什麼故事型別也沒有了……
唯一剩下的,就是順著情節,感受到一股心靈的顫動,感覺眼角酸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