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伯為會稽郡丞,公務繁忙。尋此為末枝小事,不與敬先提起,也是正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哎,遠達既然被祖父承認,那就是與我為表親也。你我本為兄弟,我這才知曉。遠達,你早就該將此事說與我知道了。你真不夠意思”!
“敬先,我說過這是末枝小事,怎好逢人便提呢?這是丁先生問起,我才說出來而已”。
丁固說道:“原來如此!既然黃校尉乃是賀侯爺承認之親,便也是我丁固之貴賓也。我少時喪父,得賀郡丞厚恤,方才能學業有成。黃校尉既有此節,請讓我稱呼黃校尉為表少爺,以全我情”。
“先生不必拘禮。親親之事,不過循禮也。尋非為賀家之族屬,不敢受先生之稱也。有道是‘尊奉事長’。先生年齒長我,稱我表字‘遠達’即可”。
賀茂也說道:“丁固,遠達所言有理。你長遠達數歲,稱呼遠達表字可也”。
丁固見賀茂也如此說,於是回道:“好!如此我就稱呼黃校尉之表字‘遠達’了”。
“先生如此稱呼即可。現在我有一問,請先生為我解惑”。
“遠達請說”。
“適才先生言,潘達率領親兵百人就挾制了二伯。不知餘姚縣兵,當時為何沒有護衛二伯”?
“潘達與餘姚縣尉柳升勾結,故而調開了縣兵護衛。這才能得逞”。
“這柳升因何事,膽敢勾結潘達,背叛朝廷”。
“柳升原本也是潘璋舊部,後來因傷退伍,得潘璋之薦,用為餘姚縣尉。與潘達原是故交,故而敢叛附潘平,對抗朝廷”。
“依先生之陳說,我得出了以下情報。潘達、柳升挾制二伯控制餘姚,潘平聯合縣吏岑瑞掌控句章。
句章潘平有兵數百人,但皆是地痞無賴,戰力較差。餘姚潘達有百餘親兵皆是潘璋舊部,乃是精銳之軍。還有柳升的縣兵相助。
現在叛賊情形就是如此,遺漏之處,還請先生補充”。
“遠達所說基本詳實,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
賀茂聽見兩人這樣對話,出言問道:“這些情況我們都知道了,那下步該怎麼辦啊”?
丁固說道:“我正要回答公子所提,是否有人為我軍所用的問題。據我所知,餘姚縣內有一家族姓於,其家主於諭乃以販鹽為業。雖是商人,但卻在海外島嶼甚有勢力。
於家船隊曾經海運販鹽至青徐之地,現在為潘達督造建船之人,就是於家之人。若能說得於家反戈潘達,我軍可裡應外合進入餘姚。
只要於家能保護賀大人,不受潘達侵害。那我軍只需要擊殺潘達和柳升,便可徹底平定餘姚,救出賀大人”。
賀茂說道:“原然如此。那不知我該等如何聯絡此人呢”?
丁固回道:“我任郡吏之時,曾去餘姚處理於家僮客之事。與於家因此事有所交集。當時於家家主於諭言:‘於家船隊逐波蹈浪,手下必要留有僮客為其效力’。
我言‘方今天下戰火不息,我朝肇建國家。當釋僮客務農為本,開墾田地,以增糧產’。於諭聽此言後,帶我前去觀於家鹽田。
我見於家將海邊灘塗,製成方圓之形。其中阡陌縱橫,猶如稻田。海水漲潮來後,於家將海水引入方圓之中,謂之‘納潮’。而後待潮水消逝,日曬風吹,漸形成晶體。成熟之日,方圓之中滿是鹽晶。猶如豐收之農田,因而稱之為鹽田。
於諭指鹽田謂吾曰:‘我於家不事農桑,徒以此為食祿也!又有何不可?此鹽成後,尚以之進獻富春樓為主料。富春樓可是魯班公主之產業,丁君可自忖之也’。
我聽於諭言及此。始知於家為何販鹽入青徐,而朝廷不徵。原來有魯班公主為其後援。我知曉此事後,不復再審於家僮客之事。而於諭見我識趣,亦贈我十金以謝。
我以言拒曰:‘我受郡丞上官之命,來此清點僮客。本欲盡釋為農,為國家廣墾糧田。而今知君有貴人為依,逡不敢專。上負郡丞之命,下否pi)本職之責,已心有休慼焉。怎得再受此濁物,自損德也’!
於諭聽我之言,因敬而對曰:‘丁君不受財帛,而心懷職責之本。累心自抑,實乃誠士也。若丁君日後有事,可與我於家作書。我於家當盡力以效。以結交君也’。
因有此事,故我與於家可相聯絡”。
喜歡尋戲三國請大家收藏:()尋戲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