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黃尋這邊,徐四也回來了,將探聽到的訊息都告訴了黃尋。
自從黃尋設計擊敗夷人的象兵後,夷人大半都逃走了。而最大的夷人部落,也就是冷全的合作者。因為抓到的奴隸經過這次敗戰,大部分奴隸都趁機逃脫。
那最大的夷人部落現在可謂元氣大傷,回到山林之後正在大肆抓捕逃亡的奴隸回來,所以根本未有時間來管黃尋這邊。冷全也幫助合作者去抓捕奴隸,現在也沒空算計黃尋。
徐四將自己探聽到的訊息告訴黃尋後,黃尋開始思考起來。如今敵人要將逃跑的奴隸都抓回來,自己暫時可以安心。敵人不會在這個時間內對自己動手,接下來的計劃就等桓治那邊的訊息了。
且說阿黎帶著五十人前來尋找冷全軍,在一處密林中正好看到冷全軍計程車卒,配合骨多祿的人在抓捕奴隸。於是阿黎上前幫助冷全軍圍捕奴隸,然後讓士卒速去通報桓紀,自己有大事稟報。
這個時候的桓紀在一處樹蔭下納涼。桓紀本是桓家的嫡系族子,在家族裡也是享受慣了的。被桓衝派到無編駐守後,其實大部分事務桓紀都交給冷全打理,自己繼續安逸享受。
沒想到吳軍竟然不去打九真郡府城胥浦,反倒來打這邊僻小縣無編。自己得到吳軍進犯的訊息時沒了主意,冷全獻計說放棄守城,聯絡夷人與吳軍打野戰。自己當時腦子沒主意一時信了。
現在倒好,吳軍佔了無編,自己與吳軍野戰也被吳軍打敗,只能寄居在夷人的地盤上。關鍵夷人根本沒有建築的習慣,在山洞或者用茅草木頭隨便搭個帳篷就對付了。自己在族裡都是錦衣玉食的,在無編也是享受的好好的,哪受的了這個罪。
正在桓紀抱怨的時候,手下來報,戍守邊防要塞的阿黎來了,說有重要的事情報告。桓紀可不知道什麼戍守部隊,這些事情桓紀也不想管,於是讓手下帶那人去見冷全。
手下將桓紀的意思告訴阿黎後。阿黎想起來之前得桓治的囑咐,一定要見到桓紀,將回援的訊息告訴他,這樣才能達到效果。阿黎知道見冷全,自己這差事就辦砸了,直接對通報的人說道。
“我得到了家族的信,現在桓衝家主被吳軍圍困,急需救援。所以我才馬上帶領這五十人離開戍守的要塞前來找桓紀大人,讓桓紀大人馬上帶領軍隊回去救援啊。不能再拖了,還請立刻將這訊息告訴桓紀大人”。
那手下得知是如此重要之事,也顧不得帶阿黎去見冷全,直接轉身回報桓紀。
桓紀得到了桓衝危急,讓自己帶兵回去救援的訊息,馬上提起精神,將阿黎召來詢問。阿黎將桓治交待自己的話全部告訴了桓紀。
桓紀得知桓衝被困後,現在非常危急,急需自己去救援。想到自己就是被桓衝提拔的,要是桓衝倒了,自己在家族中就沒了依靠。這可不行,大丈夫豈能無權。桓紀於是馬上將冷全召來。
冷全這時正與骨多祿商討下步如何與吳軍作戰,得到桓紀相召,只得向骨多祿告辭。
冷全見到桓紀後,桓紀讓阿黎將剛才說的話再給冷全說一遍。於是阿黎又說了一遍。待阿黎說完後,桓紀直接對冷全說道。
“冷統領,如今家主危急,我軍必須馬上回去救援。而且吳軍已經佔了無編城,我軍待在這裡也沒用。我意不如馬上把埋藏的財物挖出來,隨後全軍立即回援”。
冷全聽了桓紀的話後,說道:“大人且慢,我想問此人幾個問題”。
桓紀聽冷全要細問,答應冷全。冷全對阿黎問道。
“你既然說得了家族的求援信,那我問你,家主現居何處,被多少吳軍圍困。你又是怎麼得到的求援信。要知道你戍守的要塞離無編城有百里之遠,難道報信的人不會直接去無編嗎”?
冷全這一系列問題問出來,阿黎頓時感到冷全的目光直直的看著自己。眼神裡的審視意味十足,就等著阿黎露出破綻。
幸好桓治交待自己的時候,也說過自己若是被訊問,那便怎麼回答。阿黎當下對桓紀抱拳說道。
“冷統領這些問題,我只用這枚章印回答”。
阿黎當即把一枚小巧的章印交給了桓紀。桓紀一看阿黎交給自己的章印,忙翻過來看上面的字,只見上面寫著四個篆字“桓家制令”。
這正是桓家用於傳告自己家族重要命令,讓手下族人見到必要奉令的章印,象徵著家族最高的權威。
桓紀一看到這枚章印,問阿黎道:“這印你如何得之”?
阿黎當即回道:“家族傳信之人持這枚章印到我戍守的要塞,但是當時他已身受重傷。而且告訴我,他先去的無編城,結果發現無編已被吳軍攻佔,他又找不到你們。
想到我戍守的要塞,於是來尋,途中被猛獸所傷。到了我那裡後,將救援訊息與這章印交給我,傷重而死。我得到所託的章印後,立馬帶著五十人來尋找大人。所幸今日終於找到,還請大人馬上率領軍隊回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阿黎的回答非常清晰,而且有理有據,桓紀當場就確信了。
冷全問的這些問題,阿黎直接用這種方式回擊,這正是桓治交待給阿黎的殺手鐧。桓紀當即對冷全說道。
“冷統領,事情已經非常清楚了。我命你馬上整集全軍,即刻先去挖財物,而後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