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來到二月底,齊先等不及,早在二月初便獨自啟程返回河南道了。
二月的最後一天,轟動神都的凸勒細作案終於告一段落。
經查明,兵部尚書楊無忌之妻為凸勒在神都安放的暗樁首領。但只她一人替凸勒辦事,他的丈夫、兒女皆不知情。
雖然證實了楊無忌的清白,但他作為兵部尚書,卻跟一個細作頭子做恩愛夫妻做了三十幾年,女帝震怒,要將楊家十歲以上男丁全部發配,女眷和十歲以下男丁皆充為官奴。
早朝之上,河南王左丘玥出面求情,力保楊家。
他懇切陳情,先列舉楊無忌過往戰功,又言他升任兵部尚書以來一直兢兢業業,從未在政事上有過半分馬虎,忠君愛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一句忠君愛國,讓女帝憶起往昔楊無忌對她的支援,勾起了她的憐憫之心。
“還望陛下三思!”
這個時候,負責主理此案的長孫靜虛也站出來:“陛下,經查實,凸勒細作雖然是尚書府主母,但這些年來並未利用這一身份替凸勒蒐集到重要的機密。由此而言,楊無忌雖有失察之罪,但並未因他釀成禍端。”
“所以還望陛下網開一面,對楊家從輕處置。”
一眾朝臣看著兩個握著笏板站在大殿中央的人,實在是想不通這楊無忌何方神聖,居然能讓這兩位一起出面替他求情。
為了避結黨營私之嫌,不論是左丘玥還是長孫靜虛,在朝堂上都是隻言事不論人,從來沒見過他倆為什麼人求過情。
正當眾人在心裡驚歎又納悶的時候,忽見新冊封的關內王也出列了。
“臣附議,也請陛下對楊家從輕處置。”
他居然也是替楊無忌求情的!
眾人的眼珠子都快驚掉了。
而幾個最會留意風向的人,在眾人忙著將眼珠子按回眼眶裡的時候,已經紛紛出列附議了。
轉眼間,大半個朝堂都開始為楊無忌及楊家求情。
那幾個御史更是引經據典,舌燦蓮花,將楊無忌說成了能名留青史的忠臣良將。而每一句替楊無忌求情的話,暗地裡無不在稱讚女帝是難得一見的聖賢明君。
這讓一眾只知道說“臣附議”和“請陛下開恩”的武將,再一次認識到論說話,自己跟個啞巴也沒什麼差別。
對於左丘玥、左丘瑤會長孫靜虛竟然一起出面替楊家求情,女帝也很驚訝。
但是看到他們三個難得地為一件事努力,女帝是高興的。
最後,當長孫召兒也站出來附議之後,女帝終於鬆口,改變了對楊家處罰的決定。
“這個結果已經出乎我的意料了。”聽左丘玥說最終結果的時候,十四鬆了一口氣,“人都保下來了,就是最好的結果。”
女帝革了楊無忌的職,查抄了楊家的家產,判他們一家返回原籍。楊無忌的原籍在滑州,而姻親鍾家也在滑州。有他們庇護,日子不會太艱難。
“你讓我替楊家一家求情,除了憐憫他們無辜受牽連之外,當真沒有別的考慮?”
明日就要啟程返回河南道,小武和銀硃都去看著人收拾行李了。十四從受傷之後就沒邁出過河南王府的大門,她原本想趁著天氣好去郊外跑跑馬,左丘玥早朝走之前非要她等他回來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