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從宛城回到建康後又等了一個多月,才等到皇室同意招他為駙馬的正式通知,桓溫不免又是一番的驚喜交集:他喜的是太常居然沒有能夠在政審的時候從他的家族歷史上挖掘出什麼疑點來,也可能是太常的大宗正怯於庾家在朝廷當中翻雲覆雨的龐大勢力而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點,總之,桓溫所最為擔心的政審關算是過了;驚的是這歷史上曾經有過血海深仇的兩個家族竟然能夠以聯姻的方式重新結合在一起,桓溫不免有造化弄人的感嘆,他不知道自己今後該如何在如此複雜的家族恩怨背景下與南康長公主培養出一段純粹的感情出來。
這是已經是鹹和七年公元332年)的十二月了,蘇峻之亂後重建的建康宮城,也叫“臺城”,在這個時候正式落成了,新宮城的分配和搬遷問題成了朝中首要的大事,公主出嫁的事情就暫時丟到一邊去了。公主婚禮的籌備當中最耗時間的就是要為公主在皇宮外另外修建一座公主府第,等到公主府能夠落成,最快都要到鹹和八年公元333年)的年底了,因此桓溫還可以享受一年以上的作為單身漢的快樂時光。
鹹和八年的春節期間,因為建康宮城的搬遷問題,大部分的官員都不能離開建康,桓溫也因此留在了建康。春節期間庾翼帶著他遍訪了庾家的親朋好友。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是一種很奇妙的事情,在庾家的眾多親朋好友當中,與桓溫最為投契的除了庾翼外,就要數庾翼的姐夫、長公主司馬興男的姑丈,當時正在進京朝賀的會稽內史何充。何充與桓溫傾談過後覺得非常的開懷,他對桓溫說道:“我本來因為你表哥孔沉不就闢而一直有著深深的遺憾,他是多麼難得的人才呀!沒想到我見到了你之後,我曾經的所有遺憾都沒有了!”桓溫則謙虛地恭維他說慧眼識才的大人才是國之棟梁。
不過,令桓溫比較鬱悶的就是庾翼的三哥庾冰似乎對自己不太感冒,似乎除了禮節上的客套外就說不上幾句話來,不知道這是不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的緣故。
春節過後的不久,庾翼就來琅琊王府跟琅琊王辭行了,因為他已經被晉升為振威將軍,出領他大哥庾亮管轄下的江州鄱陽郡的太守。桓溫既為這位長輩兼老友的離開而不捨,也為他在建功立業的道路上往前又走了一步而替他高興。庾翼臨走前再次勉勵桓溫:只要做好準備,能夠讓你發揮才幹的機遇總是有的!
因為身份的確定,琅琊王也對桓溫另眼相看了,因此桓溫在琅琊王府的工作也特別的賣力,等到鹹和八年中,皇宮的搬遷事宜已經全部就緒,琅琊王還帶著桓溫私下拜見了晉成帝司馬衍,那時的成帝也就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他早就從琅琊王那裡聽說未來的姐夫桓溫是一個挺能玩的人,他見了桓溫後就問他宮外有什麼東西好玩的,桓溫講了許多民間流行的新奇玩意,其中很多是成帝聞所未聞的,他不禁大感興趣。後來他們又交流了各自對書法、箭術和圍棋的見解,桓溫覺得與成帝的交流言談甚暢,最後他們還談了國事與政策,可能是親身經歷過戰亂的滄桑巨變的緣故,桓溫覺得成帝對於自己關於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和勤儉節約的理念非常的贊成。
帶著輕快的心情從皇宮出來之後,桓溫深嘆成帝的少年老成和穎悟通達,他對琅琊王說天下有這樣的明主真是蒼生有幸了。他甚至覺得因為有這樣的明主,自己將來與長公主的婚姻幸福才會有保障。
不知不覺間,時間又到了鹹和九年公元334年)的春天了,這個時候公主府邸已經完工,公主出嫁這件謀劃已久的皇室大事已經進入了倒計時。桓溫深深嘆息自己的青春一旦逝去就了無蹤影,青春的小鳥一旦飛走了就永不會飛回來。為了抓住青春的尾巴,他決定在婚禮前約平時玩得最嗨的兩個損友劉惔和王濛到郊外的覆舟山狂歡一次,並以此作為自己青春的告別禮。
覆舟山位於建康北部蔣陵湖玄武湖)南岸的一座小山,週迴不過三裡,高不過三十丈,因臨湖一側陡峻如削,象一隻傾覆的行船,就被叫做覆舟山。當年蘇峻叛亂的時候,他率二萬人渡江,沖破牛渚的防線後,經由小丹陽南道的偏僻小路進軍,避開了朝廷防守的主力,一直繞到建康的東北的蔣陵和覆舟山,在這裡打敗了守將卞壺的部隊,接著突破青溪大柵,居高臨下,因風縱火,導致臺城及諸營寺署一時蕩盡。
桓溫與兩個損友站在覆舟山的最高處往建康城瞭望,三人指指點點,似乎看到了當年蘇峻在這裡大戰以及其後蘇峻亂兵因風縱火的慘烈情形。王濛慫恿劉惔道:“真長高才,在這裡高聲吟誦一首應景的詩篇如何?”
劉惔也不推辭,就整理一下衣冠,然後高聲吟哦了一首漢代樂府《鐃歌十八曲》之一的《戰城南》: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
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聲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獲君何食?願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劉惔飽含感情,如泣如訴地吟誦著這首浸含淚血的感人詩篇,使得身邊的兩人都深受感染,在劉惔朗誦結束後還靜穆了好一會兒。後來還是王濛先出來打破了這個悲穆的氣氛,他開口說道:“好啦,好啦。今天元子請我們出來玩是為了尋開心的,劉真長也真是的,怎麼偏要挑了一首要死要活的詩來吟呢?”
桓溫打圓場道:“真長悲憫為懷,將來定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桓溫在這裡先向您致敬了!”
接著三人還在山上流連了一會兒,隨後就下了山。下山後桓溫帶他們兩人到了山南面的一個皇家園林——西池遊玩。為了表示與臣同樂,這座皇家園林每年的三、四月間都是向官員們開放的。
三人把西池裡面的景色遊賞了一遍之後,就來到了園內的一個娛樂館。劉惔和王濛平時與桓溫玩樗蒲輸過不少錢,這兩人打算趁這次機會無論如何把錢贏點回來,就主動提出了玩樗蒲,結果還是大敗虧輸,兩人就要桓溫請吃飯。
三人在園內的飯館把兩大壇高溝酒喝個精光後,劉惔和王濛就開始發酒瘋,唾沫橫飛地擠兌了桓溫一頓之後,這兩人還自導自演,做出一副諂肩脅笑的形象:一個聳起雙肩做出恭謹的樣子,另一個則裝出奉承的笑容,模仿出一副以後桓溫如何服侍南康長公主的嘴臉,演完之後還哈哈大笑。桓溫鼓掌道:“原來你們兩位就是打算這樣服侍你們老婆的,真是大開眼界了!”劉惔斜著眼睛望著桓溫道:“只有伺候公主才需要這樣,至於尋常老婆嘛,是要這樣伺候我們的!”
劉惔和王濛兩人鬧夠了之後又嫌沒喝夠,又開了一壇酒繼續喝,劉惔與桓溫喝得顛三倒四的都睡倒在了榻上。
劉惔傷心落淚地嚎道:“我無自由,我失自由,我做了駙馬我眼淚流;我行錯路,我揀錯路,我令我老媽心傷透!”說完了還把一隻臭腳丫往前一伸,就架在了桓溫的脖子上,口裡還肆無忌憚地吆喝道:“賞你一隻公主的大腳丫!”
桓溫雖然喝高了,但是還沒有到不省人事的地步,就厭惡地用手把劉惔的腳給撥開了,旁邊的王濛看著這情形哈哈大笑,他還批評桓溫因為這樣行為還夠不上名士的風度。
長公主出降的婚禮是蘇峻之亂後皇室舉辦的第一次重大典禮,為了彰示整個社會已經從蘇峻之亂的慘禍中恢複過來,這個婚禮舉辦得比較的隆重卻不算太過的奢華。
公主的出降程式以傳統的六禮為基礎,其過程繁瑣、刻板、規矩多,共分成以下多個部分:冊公主,公主受冊,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同牢,見舅姑,盥饋舅姑,婚會,婦人禮會,饗丈夫送者,饗婦人送者。
冊公主和公主受冊流程是公主專享的儀程,過程繁複,就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