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野望——桓溫傳 > 第八章 ,方伯架勢

第八章 ,方伯架勢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聽說你愛我 戀上美女上司 醉東漢 最強特種兵之龍刺 我才不會愛上什麼徒弟 隨地撿貓 星際職業中醫師 失格練習生與得體社會王 秦時明月:為皇 我的油畫成精了 空間之異世養家 我需要你 開掛戀愛系統(快穿) 〖短篇〗帶著閨蜜去隱居gl 今天份的死亡來了嘛 三國武聖 化龍 吉祥太平 心於長熙 徒弟他就是不吃藥

過了中秋之後,桓溫已經把家裡的母親與眾兄弟安頓妥當,於是他就準備前往建康赴任。因為在前往建康的途中剛好要經過蕪湖,桓溫打算進過蕪湖的時候按照母親的叮囑叩謝庾亮的救命和提拔之恩。

桓溫憑著朝廷發下來的勘合在宛城驛站領了一匹快馬,單人匹馬就獨自前往蕪湖。桓溫從清早出發,一路上走走停停,傍晚時分行至雞毛山腳下的在蘇峻之亂後才重新營造出來的蕪湖新城。這蕪湖的得名是由於當地的湖泊的淤積作用,使得湖面縮小,湖水變淺,蓄水不多而多生蕪藻,因此被當地人稱作“蕪湖”。後來在漢武帝時期靠湖設縣,因湖而得縣名。由於豫州刺史祖約參與蘇峻之亂,而叛亂平定後,豫州的治所壽春又被後趙的石聰所奪,所以盡管東晉鹹和四年重新僑置了豫州,豫州刺史庾亮卻只得把豫州和治所平西將軍府都定在了丹陽郡的蕪湖縣。

桓溫在看到蕪湖城後便勒馬駐足,從遠處遙望整個城池。但見整個城池依山傍水,在夕陽的斜照之下,倍覺壁壘森嚴和樓角崢嶸,桓溫不禁為之浮想聯翩:

桓溫父親桓彜早年與祖約交情匪淺,當初蘇峻謀劃叛亂的時候,因為知祖約怨恨朝廷,派參軍徐會邀約他聯手討伐庾亮,桓彜知道這個情況後極力規勸,可惜祖約不聽。

蘇峻起事之後,桓彜的雖然兵力不足,但若只是想拒守宣城,那是自保有餘的,偏偏桓彜為國心切,竟然以一支缺少訓練的羸弱之師,主動向兵強馬壯的蘇峻軍隊發動攻擊。桓彜在蕪湖附近擊潰了蘇峻的一支別旅後,一度進駐蕪湖,對叛軍的側翼構成了極大的威脅,蘇峻為了切除這個附背之癰,不得已之下派出自己所信任的大將韓晃分兵攻擊桓彜。

桓溫心想若是當初蕪湖已經有了這樣一座堅固的城池,則叛軍能否順利過江集結都成問題,更不會發展成為以後的滔天巨禍了,也許庾大人就是有鑒於此才大興土木建造了這個新城的。

桓溫收回思緒之後,策馬一直走到蕪湖城南門的門口,他下馬向守城官兵問清了平西將軍府和驛站的大致方位,就牽著驛馬信步從城門口一直往北前行。

桓溫一路上望見蕪湖新城內的街道寬闊平直,規劃整齊方正,分割槽明確清晰,雖然在一些細節上略欠雕琢,甚至還有好些樓房未完工,可是勝在格局舒朗得體,遠勝於涇縣這些小縣城,甚至與他父親桓彜當年修建的宛城相比,也要勝出不少。

桓彜當年根據“度地蔔食,體國經野,依山為域,枕水為邑”的建城原則,所築宛陵城背靠陵陽山,東、南、西、北四面依託天然河道和溪流——宛溪河、句溪、石澗水等河流為屏障,盡管這樣苦心孤詣地建了近兩年,直到蘇峻叛亂,仍然還沒有完工。

桓溫在戰亂之後有過一段窮困潦倒的生活經歷,為了謀生他甚至連泥瓦匠也短暫做過,對工程造價也略懂一二,他心中不禁慨嘆為了營造這座新城,不知道又要耗費了多少銀兩,尤其是在蘇峻之亂後民生凋敝的情況下,怪不得宣城這兩三年來官府這麼窮囧,民間的百姓就更不用說了,為了生存,賣兒鬻女的現象都不稀罕,恐怕宣城也為這座新城的營建做出了不少的貢獻吧!不過這蕪湖扼守建康上游的長江要道,戰略位置明顯要比宣城重要得多,高層的人自有高層的想法,底下的百姓只能在順從中努力求存罷了。

桓溫走了沒多久,就到了大街東邊的驛站,他憑著勘合在驛站安頓了下來。

第二天早上,桓溫起來後整理了一下行李,提著一個包袱就前往平西將軍牙門。

桓溫從門房遞上名謁,經審核後被一個守門的皂隸引進大門,並被帶至大門東側的“寅賓館”,皂隸示意桓溫先在寅賓館落腳休息,然後就拿著桓溫的名謁往內衙走去。

桓溫等了近兩刻鐘,方見到殷浩匆匆趕來,兩人見面後殷浩猛拍桓溫的肩膀,連聲叫道:“沒想到!沒想到!”

桓溫奇道:“淵源兄,你沒想到什麼?”殷浩說:“沒想到你這麼快就過來了呀!”

桓溫說:“你不是早就知道我若是得到朝廷徵辟就會過來探你的嗎?”

殷浩說:“我雖然知道庾大人有意推薦你當官,但是卻沒料到來得這麼快,可見京城裡面真是求才若渴了!不過你今天來這裡不只是看我的吧,我先跟你打個底,庾大人今天忙得很,你若是要求見庾大人的話說不定要等上個兩三天。”

桓溫說:“我騎術不錯,從宛城來蕪湖只用一天,就算在這裡再耽擱兩三天也不誤事,不過你可別埋怨我打擾你。”

殷浩連忙道:“元子,咱兩兄弟一樣的感情,你跟我客氣什麼,打擾幾天又怎麼啦!不過我還是先幫你在庾大人那裡掛個號,看看庾大人什麼時候安排見你。你先在這裡等一下。”

桓溫說:“那就有勞淵源兄了!”然後殷浩又返身折回內衙。

桓溫這次等的時間比較長,足足等了差不多一個多時辰,才又見到殷浩返回。

只見殷浩臉有喜色地對桓溫說:“你小子倒有福氣,庾大人說今天可以見你,還說可以請你吃飧食,你就先安心在這裡呆幾個時辰吧,我公務繁忙,得先回公廨了。”

桓溫說:“我隨身帶了本書消磨時間,淵源兄盡管請便。”

臨近傍晚的酉時時分,殷浩又來到“寅賓館”,他對桓溫說:“元子,庾大人要在啟事廳見你。”

說完就帶著桓溫穿過儀門傍邊的角門,來到了二堂西側的啟事廳。

當兩人進得廳來,只見大廳正中的胡床上正坐著的是峨冠博帶、儀容修整的庾亮,旁邊的胡床上還坐著一個長相儒雅的年輕官員,似乎兩人正在有些什麼事情在商量。桓溫一見庾亮,連忙跪下行了一個行頓首禮。

庾亮端坐在胡床上微微頷首,口中客氣道:“賢侄免禮,免禮。”

桓溫畢恭畢敬地把禮行完,起身對著庾亮說:“庾大人的救命之恩,如同再造父母。這次又得到您的大力薦舉,我除了肝腦塗地之外,真是不知道該如何來報答您的恩情。”

庾亮矜持地說:“賢侄言重了,能夠赦免你的不是我,而是你父親生前所立下的血汗功勞。我朝以孝治天下,若不是你父親殉於國難,而你又是出於孝道而殺人,否則我也沒有什麼辦法能救你的。至於琅琊王文學的這份閑差倒是以我的名義向上面推薦的。”

桓溫注意到庾亮旁邊坐著的官員似乎曾經見過,一時卻又想不起來,就對庾亮說:“庾大人,我沒有打擾到您的公事吧?”

庾亮微笑著說:“我現在也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了,這位範汪範參軍你還曾認得?”

桓溫經庾亮一提醒,猛然想起上次在宛城的宣城內史衙門公堂上上,站在庾亮身邊的幕僚之一就有眼前這位神采瑩然,外表儒之而不揚的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他連忙對著這位範參軍打了個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的拱手禮。而範汪則連忙站起來還禮。

這時殷浩開聲道:“庾大人,飧食已經準備好了,我們到膳房就坐如何?”

庾亮說聲:“好的。”就帶頭走出啟事廳。

三人跟著庾亮穿過二堂大門進入三堂,膳房坐落在三堂西側的一個小院裡。這膳房前的小院散佈著假山和盆栽,他們一行穿過這個精緻的小花園進入膳房後,庾亮直接坐在朝門的主位上,在這位置上視線可以透過開啟的大門和窗戶能夠進入花園中,如此一來宴會的興致也就可以因此而新增不少。

範汪和殷浩按平時的規矩分別侍坐在庾亮的左右兩旁,桓溫則是坐在了殷浩的下首。

各人坐定後,庾亮開口問道:“桓溫,你母親近來身體是否安好?”

桓溫恭謹地問答道:“家母的身體因為在戰亂的時候憂勞過多,一向都不太好,不過近日因為生活條件有所改善,體質也有所恢複。”

庾亮繼續慰問:“你的幾位兄弟都多大了,在戰亂的時候可都沒有什麼閃失吧?”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死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