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黎玥所料,皇後讓她留在宮中的原因是為了單獨詢問她的想法,但從宴會出來,吹了一路晚風抵達長秋宮時,黎玥心底好不容易想好的說法又開始動搖了。
即便是再怎麼冷靜理智的人,面對自己終身大事,以及和心上人的未來時,都不可能平靜無波地對待。
因此,當皇後拉著她的手,摸著她的臉頰詢問她時,黎玥心裡突然有種酸澀的感覺,眼角也不自覺開始泛紅。
“所以安嫻是怎麼想的呢?”皇後用哄小孩一樣溫柔的語氣問她。
黎玥沉默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母後,兒臣知道,一直以來您都不看好季筠,也不看好兒臣和季筠……這一點,兒臣一直都很清楚。”
皇後嘆了口氣,語重心長道:“在黎國時,他只是一個質子,你身為公主,若執意要和他在一起,那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可現今他已經登基稱帝,為君者,為國為民,其一言一行皆不盡如己意。安嫻,你真的非他不可嗎?”
皇後的言語中勸退的意味愈發濃重,黎玥知道她在擔心什麼,即便是如父皇與母後這般恩愛,他也還是因為種種原因納了琴貴妃和宣嬪。
“季筠他……不會的。”黎玥輕聲道。“兒臣相信他。”
皇後搖了搖頭,竟顯出幾分恍惚之感:“你父皇以前……罷了,你自己再想想吧。”
她說完,領著侍女出了門,只留黎玥一人在房中。
這麼多年來,她第一次見到母後露出這樣的表情,平素她和父皇的其他妃子們皆是親如姐妹的模樣,讓黎玥真的以為她並不在意這些。
身為穿越者,黎玥難免對這種事情帶點審視感,而她公主的身份也能給她帶來極大的選擇權利。第一世的意外純粹是她太過單純,只要還在王城內,只要皇帝和皇後還在,她完全可以不用擔憂她未來駙馬的妻妾問題。
但凡是個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帝後絕對不會想看到自己女兒的駙馬和其他女人勾搭在一起。
可就像之前她所認定的,她堅信,季筠一定不會讓她失望。
因此,皇後所擔憂的和黎玥所擔憂的完全不在一個點上。
雖如此,黎玥仍是一夜輾轉反側,直到被拉到花苑中,看著對面正襟危坐的皇帝皇後,心裡卻慢慢冷靜下來。
無論如何也要讓他們知道她的立場,這樣才能徹底斷了皇後為她在京中挑選駙馬的心思。
既已做好決斷,現在的局勢也不如以往那般嚴峻,她當即直截了當地說明瞭自己非季筠不嫁,皇帝皇後雖不滿意這門親事,卻也只能搖頭嘆息一聲,隨她的心意。
事已至此,皇帝和皇後也是破罐子破摔,對這個現年已經二十的安嫻公主抱著盡早嫁出去的心思。完全不顧她微弱的阻攔聲,假意又思考了幾天,待到使臣們歸國的前一天,又宴請了幾人,才給出個模稜兩可的答複。
其實就是暗示要看季筠的誠意,即便安嫻公主對他們二人明確表示了非季筠不可,也不能讓季國那邊太過得意,該有的禮數一點都不能少,甚至要更隆重。
使臣們恭恭敬敬地帶著皇帝的回複告別王城,甫一回到國內,便將黎國皇帝的旨意原原本本地和季筠說了一通。
他剛登基不久,根基不穩,本不該如此鋪張。但為了不委屈黎玥,仍是啟了國庫,挑選了最隆重的聘禮,再加上減免黎國商人前往季國行商所需繳納的關稅,這才一併讓使臣送往黎國。
而黎國這邊也沒有閑著,皇帝未過幾日便召來了禮部尚書一起商討安嫻公主大婚所需的嫁妝和排面,雖婚期都還沒影,但這種事情,早些商討也不是什麼壞事。
事情未成定局之前,皇後是千萬般阻攔,可一旦定下來,她倒是比誰都積極,甚至提前吩咐了尚衣局為她縫制嫁衣,為此黎玥不得不每隔幾天便往返於皇宮與公主府,根本招架不住她們的積極。
臨近重陽,季國那邊的誠意早已送達,黎國的嫁妝也早已準備妥當,接下來便是該商討婚期。黎玥帶著翠蕪從宮中出來,整個人便癱在了馬車裡不想動彈。
迷迷糊糊間小憩了一會兒,待到她醒來時,卻發現自己已經躺在了一張床上,而當她坐起來環顧四周,這一切卻都陌生得可怕。
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櫃子和桌椅,房間內的裝飾簡潔大方,黃梨花木的窗柩和桌椅,都可以看出這並非尋常人家。
黎玥嘗試著去開門,卻發現門外被人上了鎖根本打不開,她又大聲喊著翠蕪的名字,結果依然是沒有任何反應。
窗戶完全被封死,房間內找不到鋒利尖銳的東西破壞門窗,要不是她的衣服和身體還是她所熟悉的樣子,恐怕會以為自己又穿越了吧。
喊得嗓子冒煙,但黎玥依舊不敢碰桌子上放著的茶水。現在的情況太詭異了,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在她毫無知覺的情況下將她擄來這裡?和她一同出來的翠蕪現在又如何了?
就在她忍不住開始胡思亂想的時候,房門突然被開啟了,黎玥眯著眼睛看著來人,瞳孔收縮。
“白許年?!”
為什麼會是他!
黎玥實在沒有想到他居然有這種膽子,劫持公主可是死罪。
“公主似乎不太想見到在下啊。”面容俊秀的少府面帶笑容,用一貫令人如沐春風的語氣說道。